这个问题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是现代自然科学正在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现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由《物种起源》和米勒实验为理论基础的化学起源说。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将会有更深入的研究。
创造论(或神造说):
创造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神所创造。比如上帝、阿尔修斯。在《圣经》上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创造论的质疑者认为神造说的根源是类比于人的制造能力,以及对概率论的错误应用。比如某宗教徒用手表自我形成的概率为零必然有造表者来证明人是被创造的。
他们认为这种推理的根本错误在于他不懂得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自组织现象(如雪花、沙丘在一定条件下自动形成某种规则的形状,这显然不是被某高级主体有意制造的,而且也不能用概率论来推断)。生命体的最根本特征是自组织的,不是被制造的。
扩展资料:
借助微弱的无线电波,科学家们从27000光年外的一个巨大星云里,如大海捞针般“抓到”了一种具有特殊的分支结构的碳基分子。这些远在银河系中心的有机分子,暗示着人们,构成生命结构的氨基酸等有机结构或许起源于浩瀚的太空。
据9月29日(北京时间)每日科学报道,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的阿纳德·贝克彻、卡尔·曼顿,与来自康奈尔大学的霍尔格·米勒/穆勒加罗德合作,针对人马座B2区域进行全光谱测量,搜寻空间中可能存在的全新有机分子。
终于在临近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B2产星区捕捉到了由异丁腈(isopropylcyanide)发射出的电波。此次研究小组借助的是位于智利的“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即ALMA天文台)。ALMA位于有世界“干极”之称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是一组由66个敏感的射电抛物面天线组成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协同运作的望远镜群,构成了世界上最锐利的“眼睛”,灵敏度和分辨率远高于其他设备。
参与研究的康奈尔大学射电物理学和空间研究中心高级助理研究员罗伯·加罗德表示:“通常,在这类恒星形成区域发现的有机分子都是由碳原子排列组成的单链结构,但这次发现的异丁腈具有分支结构,打破了这一惯例。”
“这意味着复杂的化学分子能够在星际空间形成,并有可能降落到行星表面。”加罗德说,“这次发现的异丁腈具有碳分支结构,正是例如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等生命所需分子的共同特征。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氨基酸等生命关键分子的产生或许会早于地球的形成,它们可能诞生于恒星的形成过程之中。”
借助ALMA光谱分析,研究人员在人马座B2区域鉴别出了约50种异丁腈和120种直链氰化物。这是人们首次在产星区观测中找到如此大量的化学分子结构,有助于人们重新“认识”我们身边的各类有机分子。
研究有机物质在恒星形成早期阶段中的产生过程,或许能帮助人们逐步探明化学分子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结构、从无机结构到可能孕育生命的有机结构,这一漫长而神秘的历程。最终或许有助于我们了解生命起源的奥秘。
百度百科-生命起源理论
人民网-新证据表明生命或许起源于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