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冷笑话大全 - 盘点那些父母教小孩的笑话

盘点那些父母教小孩的笑话

周一下班,抱着一堆快递走进小区电梯间。

一个小女孩正在等电梯,看见我第一时间喊了声 “阿姨好” 让我倍感惊喜,毕竟现在左邻右里都不认识,见面不打招呼才是常态。

电梯到了,女孩用小手挡住门,让我先进,还非常贴心地帮我按了楼层。我当时在想到底要多优秀的父母,才能教出这么有礼貌、懂事的孩子。

这也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微博上“司机礼让两男孩反遭竖中指侮辱”的事。

其中某个网友的评论应该引起家长们的重视“这是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来的渣渣孩子”。

话虽糙,理却不糙。

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一言一行都彰显着父母教育的结果,孩子的教养问题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么一件事。

男孩在小区花园玩,跑的时候不小心撞上了买菜回来的大妈。大妈手上拎的鸡蛋摔地上全碎了,十分生气地责备男孩:“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走路不会看路啊。”

换做平常的孩子要么不知所措、呆呆地站着不出声,要么就吓哭了。

可男孩只是愣了一小会,立马就90度鞠躬向摔碎鸡蛋的大妈道歉、承认错误,并提出回家拿钱,重新买一底鸡蛋赔给大妈。

可即使男孩再三保证,大妈还是不相信他,怕他回家后就不再出现。围观的人群见此状况,纷纷表示愿意替男孩做保证。

最后男孩的确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不仅买了鸡蛋赔给大妈,还向替他做保证的人群表达了感谢。事情顺利解决。

这个过程中,男孩的父母没有出现过,可男孩的言行却处处彰显着父母日常教养的成果。

无论处于何种境况,一个表现有教养的孩子,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得到他人的帮助。

因为植根于孩子内心的教养,能帮助、引导孩子运用智慧和思维去化解困局、解决难题,无需父母事事出手帮忙。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穷养富养,不如教养,而教养,也是行走世界的通行证。”

有教养的孩子路路畅通,没教养的孩子寸步难行,而家长就是孩子教养养成的重要人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控制孩子犯错,该罚则罚

面对孩子一些错误的行为,总有人爱用“孩子还小”“长大后就会懂事了”这样的话语宽慰家长,甚至家长有时候也这样宽慰自己。

而这种为孩子开脱的做法正是孩子放纵自己的理由。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有时候违法,惩罚其实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

面对孩子做错事,懂得适当惩戒的家长,才能更好地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培养孩子的敬畏心。

2020年,湖北十堰的派出所曾迎来一个主动自首的9岁“女犯人”。

原因是她未经爸爸的同意,偷拿手机玩 游戏 并进行 游戏 充值。

面对民警“进监狱怕不怕”地询问,小女孩带着哭腔坚定地回答:“不怕,因为做错了事就要勇敢承担。”

正是这位爸爸没有把女儿偷钱充值的行为当成是小孩子不懂事,简单批评教育了事。

而是用成人的标准看待事件,采取对应的惩教措施,小女孩才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错误的严重性,拥有勇敢承担的勇气。

把孩子放在成人的标准上有错则罚,让孩子从小学会为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孩子才能更好领悟“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含义,懂得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再随心所欲。

给与孩子正确的反馈,做好引导

经常在网上看到一些孩子的 搞笑 视频,稚嫩的声音说着粗秽的话语,小小的身躯做着成人化的不雅举动。

家长认为这只是“ 网娱 效果”,在视频外笑得十分开心,帮衬着录起视频,大肆传播。

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错觉,他的粗言秽语是可爱,学习不雅动作是聪明,影响他对言语的尺度拿捏,对行为的是非判断。

直到孩子不恰当 的 举止“跳出” 屏 外带到现实中,粗鄙的行为养成习惯,被大家看成真正的“笑话”,而且难以修正的时候,家长才后悔不已。

在孩子价值观尚未真正形成的时候,孩子的言行表现大多源于从家长处接收的信号。

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的错误言行给予正向反馈,那孩子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想要批评、纠正孩子身上这些曾被赞赏过的言行,并非易事。

经常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

《小孩不笨2》里有一段孩子的独白:“大人常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只是自己讲,自己爽了。”

家长和孩子的相处中,不能总是站在权威的高处,只会批评、教育、讲道理,不断地要求孩子言行得体、表现有教养,却从不考虑孩子是否明白,接受。

不被理解的教导等同于“白费”心思。

批评教育过后,家长应懂得换位思考,和孩子来一场平等的对话。

主动告知孩子错在哪里,关心孩子的心情状态,倾听孩子的想法。

所谓倾听,就是倾诉和聆听,家长不能忽略孩子的想法,总让孩子“听”,却不给孩子表达的权利。

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怀,自然觉得不需要去在乎别人感受,说话做事也就没分寸,这也是孩子同一问题上屡教不改的重要原因。

聆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包容,孩子才能更好面对错误,知道错误给别人带来伤害,从而做出改变。

给孩子立规矩,让孩子守规矩,建立对言行、事物的界限感,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孩子才能获得正确的“教养”。

处于 科技 高速发达,人才辈出的21世纪,很多家长会注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无论是学习、生活、吃穿用度,都力求最好。

在教育和物质生活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固然没错, 但能让孩子在各种外在加持下脱颖而出并终身受益的“好教养”,始终是那张能通往世界各地的绿卡。

作者:林木木,分裂的双子爱写作,坚持理性思考,童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