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喜欢这个词语有些不太恰当,南方人晒猪头分两种,一种是自家吃的,一种是用来买卖的,而该女子家中挂满4000个猪头,这很明显是用来做生意的,拿出来晒晒也只是怕猪头变质或出现其他问题,这与喜不喜欢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南方的气候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冬天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冷,虽然与夏天没法相比,但温度也是很高的,晒也很正常。
其实这种晒肉、晒猪头的工艺由来已久,不仅仅是南方人会晒肉,北方其实也有些个别地区是晒肉的,并不存在南方喜欢或北方不喜欢的说法,只不过基于地域的原因,有些地区晒肉的制备方法有些不同而已。以北京晒肉为例,这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名菜,而这道名菜加工的季节就是冬天或春天,加工方式也是独具一格。
因为是晒肉,所以要精选上等的猪肉,然后将肉改成长条状,掉在通风、阴凉处“晾干”,食用时取下用温水洗干净即可。
而咸猪头与晒肉的制备方法相差不大,不过咸猪头的历史更加悠久一些,早些年因为没有冰箱,这种制备方法有助于保存肉,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而早些年这种菜品仅限于民间,以家庭为单位晾晒、使用,近几年才被大众所熟知,才真正的远近闻名。据说这种菜品源自淮扬美食。
基于其独特热的制备工艺,咸猪肉制成菜品后具有棉咸香软、酥烂适口等特点,口感极佳,回味无穷。而最早咸猪头的出现都是家家户户为了准备过年的菜品,在年前特意腌制的,当时还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有钱没钱,阉个咸猪头好过年”。
而随着时代的变现,人们都住进了楼房,很多家庭曾经腌制咸猪头,但因为场地的限制,没办法再制作这种美食,于是有人就发现了商机,批量的腌制咸猪头,然后到年底出来售卖,据说利润非常可观。
而江苏这位女子,在自家的院子里晒4000只咸猪头,实际上就是在为春节的售卖做准备。要知道咸猪头的腌制工艺是特别讲究的,咸猪头要在腊月里腌制,先是除毛、然后是清除猪头上的污垢,然后再将猪头劈开,再把猪肉后的地方用刀划开,让食盐能够充分的沁透猪肉,然后再使用各种超好的配料均匀的擦抹再住头上,再放入缸中腌制10~20天,然后将腌制好的猪头挂起来晾晒,使其风干。
所以,从这个工艺上看,人家如果是在12月中旬制作猪头,然后腌制15天左右,现在挂在室外风干,这也是符合咸猪头制备工艺的,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工艺需要,这可不是南方人喜不喜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