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问我,明朝为什么老是出奇葩的皇帝?炼丹的、在皇宫开妓院的、做木匠的,等等。是不是这些皇帝素质都很差?其实,明朝的皇帝个人素质都不差: 明朝16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开国皇帝,这个就不多说;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文治武功,也不多说。明朝二祖的水平,在中国封建皇帝排名上,毫无疑问,都在前十名之内。
还有14位,有3位是公认的能人: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孝宗朱祐樘,这三位和朱元璋、朱棣并称为明朝五大圣君。仁宗和宣宗创造了?仁宣之治?,明孝宗是和汉文帝、宋仁宗齐名的皇帝,创造了?弘治中兴?。 剩下11位来一一说说:
1.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15岁被立为皇太孙,经得起朱元璋6年的考验,肯定不是一般人物。上台之后,迅速削藩,在逼死叔叔湘王朱柏后,继续坚持削藩,手段强硬。只是遇上了更为强大的四叔朱棣,朱棣久经考验,久经沙场,智勇双全。削藩失败后,朱允炆从容点火自尽,是个刚烈的汉子。
2.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22岁在土木堡之变中被蒙古人俘虏,但奇迹般地被蒙古人送回北京,被弟弟明代宗软禁在南宫7年,后来复辟当上皇帝,处死了忠臣于谦和王文等人,继续宠幸太监,把朝廷搞得比较乱。这个人有个特点,耳根子软,不是很有主心骨,对身边人特别好,是好朋友、好丈夫、好家长,死前废除嫔妃殉葬制度。
3.明代宗朱祁钰。土木堡之变后,临危受命当上皇帝,调兵遣将,协调各方,稳定局势,安抚人心,成功化解了土木堡之变后的危机,这一点和他的而父亲明宣宗非常像,也是厉害的角色,当皇帝的确是个好材料。
4.明宪宗朱见深。和他的父亲朱祁镇很相似,人是好人,耳根子软,宠爱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设立西厂,大搞特务统治。但是有平定荆襄百万流民起义、成化犁庭这些重要的成绩。
5.明武宗朱厚照。生性活泼好动,早期期在皇宫住不习惯,在旁边建个豹房,声色犬马;特别是在正德晚期,基本不在北京,更不在皇宫,山西、河北、江苏等到处跑,耽误了不少正事,但是为人算是过的去,没什么架子。大事不糊涂,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敢于御驾亲征。武宗虽然奇怪,但是大权并未旁落,他就是喜欢外出视察工作,希望踏遍治下的每个州县,可是当时的环境不允许皇帝到处跑。
6.明世宗朱厚璁。他是以兴王的外藩身份继位的,因为武宗死后没有儿子和亲弟弟,朱厚熜是武宗的堂弟,得以继位。继位后,被迫开展大礼仪之争,结果朱厚熜大获全胜,赶跑了杨廷和等前朝老臣,建立了自己的班底,在位45年,后期不上朝,但管事,此人恩威莫测、刻薄寡恩,把大臣治的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