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单看题目的话,我并不想读这本书。有个笑话不是这样说的吗?世界上最后一个灭绝的物种是什么?熊猫呀。前阵子网上亿万人民见证了他们交配呢,它们好像根本不会灭亡的样子。熊猫在我的印象中就只剩下国宝、国宝、国宝。无它。 这似乎刚好应了作者的担心,“谈已灭绝或濒临灭绝物种的书这么多,似乎冲淡了灭绝观念在大众心目中的重要性:一再重复会使重大事件变得稀松平常。”又或者,其实是熊猫从事了过多商业和娱乐的行为,只剩下憨态可掬之类的形容词。 但是从开篇的序中看,这个外国科学家是很严谨的人,对于中国八十年代初与中国人合作抱怨满满,但愣是在中国边远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捡熊猫粪捡了五年,言语之间表露出研究熊猫的重要性,研究熊猫对于了解进化的重要性。出于好奇我第一次认真地去网上查了一下“熊猫”。 “大熊猫,哺乳动物.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它是有着3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化石研究表明,大熊猫几百万年来的形态构造变化不大.现今的 大熊猫仍然保留着许多原始的特征.因此,大熊猫有着哺乳动物“活化石”之称。” “活化石”,原来如此。熊猫的可爱原来不止于它憨厚的样子。 研究熊猫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因为熊猫总是安静地走路吃竹子再走路再吃竹子,最开始在卧龙臭水沟几个月都看不到熊猫的影子,只是天天背着包去捡熊猫粪,到五个月后开始捕获第一头并给它带上无线电项圈,好监控它们的活动。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才慢慢了解熊猫的习性,活动范围,每天吃多少竹子,每年两天的发情交配,生育及失去孩子。 如果只是记录风光和熊猫的习性,也许这本书就没有这么好看。熊猫政治的谈论也同样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保护项目永远逃不掉政治和科学的分歧及两者之间的互动。 在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之前,首先是政治与政治的分歧,简单说就是作为一个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就来到中国工作的外国人与中国同事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外国动物保护机构WWF和中国政府合作项目的谈判与冲突。非常诚实的表述,从外人眼里看那几年的中国当然也能看到一贯的中国。 在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之前,还有科学与科学的分歧,也许我们当时的科学并不配称为科学,准确说就是关于保护的理念上的巨大分歧。最严重的冲突爆发是熊猫“珍珍”在他们的工作地五一棚逗留搞破坏找吃的,以及后来被抓去人工饲养,最后又放归山林。作者感慨熊猫被圈养时说到“脱离固有的文化——他们的社会与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虽然平静,却是一场空洞的悲剧。”除了严禁砍伐树林及狩猎等,他还主张让在那里居住的人迁离,建立野生保护基地。“保护野生动物”如何保护的理念上的差距,也是当地资源匮乏的自然条件与当时国情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之间不可衡量的鸿沟。随着对熊猫研究的深入,冲突升级也逐渐清晰。直到1985年作者离开熊猫研究最后几个月,在人事关系上简直是开始走向光明。可是那时也正是竹子周期性大量死亡的时刻,严重的危机当然带来更高层决断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理念的严重的冲突。 好像真的要到政治与科学的分歧与互动。然而,什么都挡不住消费主义的潮流呢。 最后一章节“租我一头熊猫中”则重点揭示了中国在那个急需开放的年代做出了赠送和租借熊猫的举动之后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外交和利益方面的双丰收使得这一行为加剧了野生熊猫的捕捉和猎杀。熊猫变成娱乐英雄的后果正如开头我所说的,熊猫的印象也仅仅停留在国宝的标签。而那个笑话,其实是不成立的,野生大熊猫在遭遇栖息地被开发,越保护猎杀越严重的情况下,事实上命运岌岌可危,而早在八十年代,人工哺育的熊猫中已经出现颜色变异。正如作者所担心的“任何保留面子的幻想都掩盖不了这些事实。”最后能够存活的熊猫还能叫做熊猫吗? 还是看看作者如何形容熊猫的吧。 “中国人和熊猫都体现了兼具斯多葛注意与温暖热情这一令人迷惑的混合特质。” “熊是机会主义者,适应性强,能随着经济条件的大起大落,在不同环境中求生和发展。熊猫则是专业主义者,选择安全,扬弃未知的可能。但这么做的同时,也放弃了探索、观察、尝试新事物的需求;把生命局限于没有前瞻的命运。熊和熊猫都是演化的赢家,但在这个环境遭受剧烈破坏的时代,适应能力强的物种生存的机会比较大。”
这版西游记版太好看了,经典再现,老版更有韵味!
精选推荐
广告
《最后的熊猫》简介
熊猫,作为众所周知的中国国宝,世人皆爱其憨态可掬;但却很少有人真正了解,这一珍稀动物在其所生存的狭窄空间里,在孤独无言的日子里,面临着怎样的艰难和危险。
作者夏勒博士以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合作的“熊猫项目”,从一九八〇年开始,在四川山区进行了长达五年的熊猫研究。他观察到熊猫各种动人的真实生活,同时也目睹了无知愚氓贪猎熊猫的可怕行为。在本书中,他以科学家和参与者的立场,首次向全世界公布了这项史无前例的“熊猫项目”之内情;又以哲人的心灵与诗人的笔触,描绘了那一隐秘世界的美丽与哀愁;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进入中国大陆进行研究的外国专家,夏勒博士以外来者的角度,将其当时与国内科学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来往以及各种生活小故事娓娓道来,为今天的读者重现了那个改革刚刚起步、思想开始解放的特殊历史时期。
一九八〇年,中外顶尖专家齐聚卧龙。
熊猫项目能否改变熊猫命运?
外方代表乔治·夏勒亲笔披露往事。
“熊猫教父”胡锦矗为中译本修订作序。
熊猫会被奉为环保偶像,其实毫不足奇。这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魔力,能打动和改变所有看见它的人;只要有它在场,气氛就焕然一新。对熊猫而言,自由就是在山林环绕的竹海中平静的生活。它不能调整自身来迎合我们,它的需求无法妥协。如果任凭熊猫灭绝,那么所有的高尚情操、人道关怀,所有使它们永垂不朽的企图,都没有意义。
熊猫没有历史,只有过去。它来自另一个时代,与我们短暂交会。我们深入丛林追踪它的那几年,得窥它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本书就是那段短暂光阴的实录,而非回忆。
乔治·夏勒|George B. Schaller
1933年生于柏林,美国生物学家及环保人士,熊猫项目外方专家代表,曾被《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最杰出的三位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他是第一个受委托在中国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进行熊猫保护工作的西方科学家,也是第一个得到中国政府批准进入羌塘无人区开展藏羚羊研究的外国人。因其对野生动物研究与保护的杰出贡献,夏勒博士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及楷模,曾获得世界自然基金会金质勋章、日本国际宇宙奖、《美国国家地理》终身成就奖、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殊荣。
译者张定绮
台湾大学外文系硕士,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博士班肄业,曾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中文版资深编辑、辅仁大学翻译学研究所笔译组召集人及《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撰述委员。译有《浮世男女》《阿佛洛狄忒》《寡居的一年》《带着鲑鱼去旅行》《误读》《午夜之子》等作品,并屡获优秀译本奖 。
特约审校胡锦矗
1929年生于四川,西华师范大学教授。他从1974年开始研究野生大熊猫,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也是熊猫项目中方专家代表兼卧龙研究中心第一任主任,被誉为“熊猫教父”、“熊猫教授”、研究“国宝”的国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