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塑料袋发明以前,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打包用什么袋子?

打包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生事物,叫:吃不完兜着走。

以前(改革开放以前包括旧中国)人们请客吃饭是中规中矩的。

请人吃酒席之人必须要向人家发出邀请帖,帖子上写明请客人的姓名,请客人赴宴的事由,请客人赴宴的时间,地点。最后还要写上:“恭侯大驾光临”字样,以表邀请人的恭敬。

赴宴人,接到邀请赴宴秉帖之后(是主人家亲自送达的),不但要准备好礼物,而且还要准备好各种穿戴。

宴席,宴席上最讲究的是位置,客人,陪客都要分主次,各人有各人的位置,如果一乱就要闹大笑话。

就位后主陪要按顺序敬酒,酒过两巡才发筷子,这时才开始在主陪相让下动筷子吃菜,宴席是很规距,主客之间是很客气的,

水席如果开始上热菜,是要把大部分凉菜撤下去的,然后上一个热菜,撤下去一个以前上的已经吃过的热菜,这样桌子上的菜品很少,主客只是享用,没有人想着要打包,因为那样是很丢人现眼的事情。谁也不想在那种场合出丑。

现在已经没有规矩了,很多宴席岀现了壮观的抢菜大战,菜上来还没有吃就被抢走,现在的人已经没有了羞耻心。

以前主人家的剩菜折在一起,给左邻右舍送一些。

一是有意思。塑料袋在我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使用,只是用部分商品包装。真正在农村大量使用是九十年代以后。

二是不准确。九十年代以前农村红白喜菜品不是跟丰富,没有打包这一说法,既使有剩菜也是由主人家来分配给亲友。当时,都是用搪瓷盆装着送过去的。

正确的说法应当是红事白事,红事是喜事,白事是丧事,而不是红白喜事!

不说白事,就说红事吧,就在过去,别说没有塑料袋,就是有塑料袋,农村办红事也是用不上塑料袋的,因为,在过去农村的红事,没有吃不完的食物,所有的食物,都会一扫而光的,农村过去的生活,是很困难的,在我们东北老家的农村,办喜事的宴席,有两种标准,一个是六顶六,一个是八顶八,六顶六就是六个盘子的菜加上六个碗的菜,八顶八就是八个盘子的菜加上八个碗的菜。

那个时候的碗不是农村用常用的大碗,而是农村常用的中碗,那个时候的盘子是一种比较浅的盘子,因此碗与盘子中的菜也不是很多的,而那个时候宴席的菜基本上也是没有肉的,一张桌子坐10个人,当一碗菜或者一盘子菜上桌之后,每个人一大筷头子就会夹光了的,甚至有的人还没等伸筷子,碗或盘子就没有菜了,也就是说,这十二个菜或者这十六个菜上完之后,所有的碗或盘子都是吃的光光的,连吃都没吃饱,哪里还没吃不完的食物呀!

更有甚者,当时还有“搂席”的,所谓搂席,就是一碗菜或者一盘菜上来之后,还没等大家都夹完之后,搂席者端起碗或者盘子里的剩下的菜,啪的一下扣在自己的饭碗里,这样恶劣的搂席行为,也会影响别人的情绪,既然你能搂席,别人也就跟着搂席了,这样做,也是因为农村太穷太困难了,就是这样的情况,连吃都不够吃,哪还有吃不完的菜呀!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塑料袋发明之前,农村红白喜事差不多了都吃完,即使吃不完剩的也不多,大都由主家收回,有的自己留着慢慢吃,有的则用盆子端着送给亲戚邻居。

在我们这里,七十年代以前不但没有塑料袋子,甚至于连多余的玻璃瓶子也没有,只有极其有限的洋瓷盆。

过去农村办红白喜事,大多属于四碟凉菜加八碗饭。四碟凉菜都是农家自产,八碗饭是豆腐、猪肉、丸子、鸡肉苫碗面,底下用萝卜、白菜之类垫底,每样两碗***八碗。另外,中间置一碗豆芽之类的公菜。

四碟凉菜,供喝酒用。主人,劳客轮番敬酒,客人边吃边喝。

八碗饭同时上桌,敬酒算是结束。上席动筷子,其他人才能动筷子。上席筷子夹到哪一碗,其他人的筷子便跟着夹到哪一碗,吃完一碗便再动另一碗,连碗里的汤也要轮转着喝干。

吃完八碗饭,大家各自泡一碗馒头(俗称蒸馍馍)或花卷(只有喝满月酒才有花卷)才离开。

这就是以前我们这里的宴席。那时间,大家生活都困难,一桌席吃得干干净净,哪有打包的。

现在物质丰富,一桌宴席对半剩下了,根本吃不完。虽然有塑料袋,人们也没有打包的习惯,全浪费掉了,真可惜。

这个问题问的有意思,以前没有塑料袋时,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食物用啥袋子打包,那时物质不丰富,生活水平低,红白喜事主家都是要本队或附近的厨师开个菜单,买的时候一般都是算几遍,大多的蔬菜都是自给自足,办红白喜事时,有些桌子上菜供不住客人吃,所以餐桌上剩菜一般较少,即使有剩菜,一般都是主人家收起来慢慢吃,有菜送给周围邻居的话,都是用大碗或瓷盆端给别人的。

在塑料装没发明以前,无论农村或城市都用的定是环保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是:青桐树叶、荷叶、麻纸、黑棉纸、白棉纸等。用的最普遍最多的要数荷叶了,家庭蒸馍头用它垫笼底。小吃店、卤菜店都是用干荷叶来包食物,干货店和茶叶店是用麻纸,麻纸就是人们常说的牛皮纸。黑、白棉纸多是中药店用来包药。农村没有荷叶的地区用青桐叶子的较多!

直到现在,我自己清楚的记着,七十年代,我二姑的儿子结婚娶媳妇,我父亲安排我们姐兄三人,去十五里以外的二姑家达礼,而那时的礼金,还特别少,只二.三块钱而以,婚礼上席的那天中午,一个小桌子,座着六个大人小孩,席面是八个热莱,当天,第一碗上的就是一碗红烧猪肉大方块,而且是一人一块,当时看见这红烧肉,把我馋的,一大口肥猪肉下肚,彻底饱和了我们裕望,在往后,上啥肉我也吃不进去了!而到了当天的下半夜,饿的我十分难受,但二姑家只有凉拌豆芽了,时至今日,我都想起来难过!

至于那时的打包一说,根本不可能发生,即便有老太太想给家人稍一口,也的用手捐包好,更别提塑料袋子了,而且,那时我就没见过个塑料袋!

90年代以前,人们副食还比较缺乏,农村红白喜事,成人桌还好点,多少讲点矜持,只要有儿童父母的桌子,上桌的菜基本都是秒光。

农村办事,桌子都是挨家挨户去借的,每桌八个人,不然不上菜。菜还没有上来,都把勺子筷子拿在手里,像马上要去战场杀敌。端托盘的有时在半道,就会撕一个鸡腿放到嘴里!

菜只要一上桌子,大家都抢起来,没有半点礼仪和谦让。我小时候脸皮薄,总是不给别人抢,碰到桌子上的烧鸡、红烧肉等,总是一口没弄到嘴里,剩余的连骨头就不见了。旁门邻居还讽刺我,说我上学上傻了,连饭都不会吃!

但如果主家比较讲究,还不差钱,上桌的碗啊、碟啊的菜量再大些,成年男人桌以喝酒为主,也会剩些菜。还有的计划50桌,由于天气下大雨,备的菜没用完,这都会剩下。

家里有老人,行动又不便,主家也会主动让客人把后厨剩余的红烧肉什么的,给打包带走。当时带汤带油的主要用碗,不带油水的用报纸或牛皮纸卷着、包着带走。

那个时候,人心都很纯净,参与红白喜事,就为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生活,解解馋,基本没有打包的,也没有打包的习惯。

酒足饭饱客人离席,会专门对桌子上的剩饭进行分类用桶盛放,等到事儿办完,主家会用盆或碗,根据亲情远近,分别将剩菜送给亲戚邻居。

虽然桌子上也没剩啥硬菜,那个菜味道还是特别的,家家吃得还是比较香。按关系该送的,如果没给送剩菜,邻居也会生气,认为看不起人!收到剩菜的,都会对主家恭维一番,如“你们这次花不少钱吧,你看客人都说,您家菜味真好,量还大,客人桌桌都没吃完!你看前一段那谁谁办事,盘子到桌子上啥都没剩,客都吃不饱!”主家这时也会谦虚一下,“这次花的钱多,谁谁亲戚,都没计划,结果来了好几桌,又连夜去集上买菜,哎,也怪热闹!大家都高兴就好!”

一句话,那时候物资匮乏,大部分农村还处于贫困阶段,平时肚子里就没有啥油水,红白喜事酒席上,也剩不了啥东西。加上农村人都很淳朴,酒席结束后,即便有剩余,也没有主动打包的概念。

我第一次见到塑料,印象最深的就是县产碳氨化肥袋子,有黑色、绿色等。平时用得最多的,就是塑料网兜,平时上学带着馍馍,每顿饭大家都用网兜将馍馍放到伙房的馍笼里,大火蒸热,再拿回吃。

偶尔也会看到有人在街上大摇大摆地提着塑料袋盛东西,招摇过市,一副得意洋洋的显摆模。

我经常在外地施工,老家农村具体啥时兴起用塑料袋打包真说不准,但10多年前,参加一个包工老板邻居的儿子结婚喜宴,席后,老板邻居拿出一打食品袋,挨桌子发;每个桌子上大鱼大肉也确实剩下不少,“桌子剩的菜大家能带走就带走,不然,一会儿就扔了,扔了就可惜了!”

这件事让我眼前一亮,我觉得这个邻居做得不错,是个有心人,连剩菜打包都给客人准备好了食品袋,确实比较人性化,还节约。

2000年以来,食品袋已大量使用,生活中离开了食品袋就好像无法生活。也自从那个老板办事以后,村里其它红白喜事,主家也都准备了食品袋,毕竟大家生活也都好了,宴席的档次,从量、质等各方面仍在相互攀比提高,桌子上的浪费也越来越严重。

随着环保政策收紧,由于塑料难以降解,相关部门还要继续发布最严禁塑令,人们的生活中将逐渐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使用量,保护生存环境。

过去农村红白喜事吃不完的食物不用打包,主家会让帮忙人员将食物分类集中盛入桶内。如果是喜事剩饭剩菜,除自己亲属外,再分给邻居有老人的人家。如果是白事呢,可由两人抬桶,一人掌勺,排门挨户分剩菜,谓之杂菜汤,这是在当时生活困难时期,如果是现在,鉴于个人卫生缘故,多数人是不愿吃杂菜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