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小热昏现在以什么方式流传?

小热昏现在以什么方式流传?

俗称“卖梨膏糖”,始于清光绪年间,原为一种以唱新闻、宣传商品广告的说唱,以卖梨膏糖代票。后有杜宝林根据其唱调,说唱各种笑话和时事新闻,内容多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为避免遭迫害和麻烦,取艺名为“小热昏”。后即以“小热昏”为曲种名。小热昏,多在露天演唱,形式简单,一副三角架,一张长凳,代表舞台,一人或二人一搭一挡说唱,以小锣或三巧板伴奏。一般先敲小锣,招徕观众,接着讲笑话,说新闻,最后唱长篇。常用曲调,有“锣先锋”、“三巧赋”、“东乡调”以及“五更”、“四季”、“十叹”等流行小调。

“小热昏”从何而来,可能跟大部分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来自民间的娱乐方式。从前农闲时最大的娱乐活动,可能就是搭个草台班子,民间艺人们纷纷粉墨登场。中国古时就是农村社会,要论名角儿,那可都在城里。要请到名角,那是比登天还难,何况全国能有几个角儿。请他们来是费钱费工夫,中国农民是最会精打细算的,这样当然不划算。反正大家能聚在一起乐乐就行了,没有城里人那么多穷讲究。这种环境里培养出来的民间艺人,必然什么戏都能唱两句,什么乐器都能吹拉弹奏一番。

到了清末,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加快。民间艺人们辗转到了城市里讨生活。想要靠卖艺为生更不易,做小生意成了更好的选择。卖“朝报”大概成了不错的选择。“朝报”,顾名思义,就是早上卖的报纸,多为地方小报,内容自然就是哪里发生命案了,哪里发生怪事了,哪里有了出格的社会新闻了。为了吸引读者,招徕过往的行人买报。

这种方式想来必定很不错,很快就被人们所接受。再后来,大概是卖报的人想要增加收入又卖起了梨膏糖,或者是卖糖的人想学这样的促销方式。渐渐卖梨膏糖的也这样一边说唱新闻一边卖糖。杭州那时流行一句俗语:“大生意开当,小生意卖糖”。卖糖艺人大体做得比卖报的好,渐渐后来人记得了梨膏糖,而忘记朝报。

乱世“热昏”实清醒

现在公认的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杭州小热昏的开山鼻祖是著名艺人杜宝林。杜宝林早学艺的师傅陈长生的艺名为“马得利”(一说“小得利”),取马上得利之意思。陈长生表演时谈天说地,插科打诨。由于江湖艺人自身的局限性,内容中不乏低级趣味的东西,曾受到一些自命清高的同行的鄙视,被称为“瞎热昏”。“热昏”此词上海话也有。原本为苏州方言,为贬义词,意即人因头脑发烧而言行失控,以至于胡言乱语、胡作非为。杜宝林拜陈长生为师后,接过了师傅“瞎热昏”这一诨号的“衣钵”,自取艺名为“小热昏”。既表明了师承何处,更表明了另一层自我保护的涵义。

朝报上每天的内容,被就杜宝林编成唱句是杜宝林演出的内容。有不同的新闻就有晚上不同内容的演出,不看报,或者不识字的观众,就是从杜宝林的演出中获得当天的新闻的,每天的朝报新闻,就是杜宝林创作曲目的源泉。

杜宝林的得意门生丁友生更是青出于蓝。不仅把朝报上的内容编出来。而且还走入民间,自己采访街头小巷的当天新闻。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情况,即丁友生当完演出的新闻,就是第二天朝报上的内容。如社会上屡禁不止的赌博行为,丁友生编出了《劝赌》、《圈嫖》段子,听了丁友生的小热昏,本来爱赌的不赌了,爱嫖的不嫖了。邻里之间,公婆之间,婆媳之间等有不和睦的,他都编成段子进行演出,教育了不少人。杭城当时就有这样一群人,喜欢听丁友生说新闻,丁友生走到哪里,他们也就跟到哪里。

清末民初,正是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的时候,天灾人祸加上黑暗社会现实必然产生许多敏感的世情故事。作为艺人,经常要借题发挥,趁机抨击、挖苦一下当局时政。杜宝林为人又异常耿直,口无遮拦,在那个“莫谈国事”的年代,难免得罪当局,惹来麻烦。为了避免有人找麻烦。他只有用“热昏”搪塞,意思自己是昏了头了胡言乱语不能当真。而且“热昏”一词既谐趣,又上口。小热昏”也逐渐从杜宝林一个人的艺名,成了“说唱卖糖”的代名词。“小热昏”这个原本自嘲的名字带着那份乱世特有的清醒和正义感随着历史沧桑一直流传至今。

小热昏的行头和看家噱头

小热昏艺人在街头巷尾作场时,先在架子(用竹或木头做成,可以拆卸,艺人行话叫“桥梁”)上摆放梨膏糖的木箱(行话叫“卖包”),,箱子上放一面小锣和小锣片,以及三块毛竹板(或木板),因其小巧,故名“三巧板”。另有一把扇子、一块醒木和莲花板、小鼓等。箱旁放一条长凳,两个人表演时加放一条长凳,长凳就是表演区。如果夜里演出,就挂起两盏灯。艺人一般身穿长衫,头上戴一顶折帽,俗称“丘帽”。表演的人站在长凳上,小锣一打,可以招徕观众,醒木一敲,可以安定观众情绪,扇子一扇,可以插科打诨。当听到竹板敲、小锣鼓响的时,观众就会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因为大家知道小锣一敲就是开场了。

为了吸引和安定听众情绪,艺人开头先讲些零星的笑话,俗称“小卖口”。内容是大家熟悉又感兴趣的事情。

讲完小笑话后,先唱“锣先锋”。它以唱为主,间有说白,因每段开唱前,都要以小锣打先锋,敲打一段有节奏变化的小锣鼓,作为唱前的“过门”,因为艺人就把它叫做“锣先锋”。唱完了“锣先锋“,听众已经被完全吸引了。因此,锣先锋艺人俗称”吊棚“,吊,就是吸引观众的意思,接着再讲一段有趣的笑话,艺人根据听众情绪的变化,即兴发挥,俗称“卖口”。“卖口”就是讲笑话,为什么不叫“卖笑”呢?因为人们习惯把娼妓、青楼女子过的日子称之为“卖笑”生活,此“笑”不同于彼“笑”,是有本质区别的。

接下来便是正式说唱部分,一般都是艺人各自最拿手的段子。形式上有一人的,也有两人的。但两人的说唱,要一个主唱,另一个“托”唱。

小热昏卖口

一人演出的称为“单卖口”,两人的叫“双卖口”或“双档卖口”。卖口很重视开场的引拨、铺垫,类似传统评话中的“入话”和滩簧曲艺中的“滩头”。也可以先说个小笑话,然后引入同一主题内容的正题。如杜宝林在说《黑暗冤魂》前,先讲《子路买馄饨》小笑话,大意是,孔子叫子路去买馄饨走回来时,正巧一片树叶落在在碗内。因为子路腾不出手,就用嘴巴把树叶咬出来。不料被孔子看到了,就说子路偷吃馄饨。然后话锋一转,说:“圣人尚且不察事情的真相,那世界上的冤情肯定很多了。再转入正题故事,就水到渠成了。”其实是个被说烂的故事,但是把那干巴巴的米饭换成了上海人喜闻乐见的柴片馄饨,就足以让人忍俊不禁了。

卖口这一形式,1972年被江笑笑、鲍乐乐带到上海演出后,为滑稽艺人广泛吸收。后来还衍生出许多新名称:老卖口,新卖口,活络买口,零碎卖口,搭卖口等。成了现今滑稽界的“术语”。这也是为什么是杭州小热昏和上海滑稽的交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