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作,也是无数的历代文人描写黄鹤楼文章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文。也有人认为是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一,古今无人能及。但无论如何,此诗让崔颢一举名扬天下,也让黄鹤楼更加出名。黄鹤楼也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地标。

《黄鹤楼》之诗可以说半古半律,亦古亦诗,其主要原因是前半部分的平仄不合格律诗要求,也因三个"黄鹤"重复于诗句中,按正常的格律诗算是犯"大忌"。所以有人认为此诗出格又出律,只能算古体诗范畴。

那后人又为何将此诗编入七律之中呢?我想主要是这首诗一气呵成,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写得太好太神太奇了。

《黄鹤楼》是格律诗中连用重字而成就最高之作

格律诗中使用重字叠词,崔颢绝不是第一人。如他前面的沈佺期的《龙池篇》,连用4个龙字,4个天字,2个池字。他之后的诗仙太白《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也是重字叠词"连篇",有人说是仿崔颢之作,这里不去讨论是非。但纵观古往今来大家名作中的重字格律诗,后人都认为《黄鹤楼》的水平最高,重字重的最妙,也难怪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黄鹤楼》不避忌重字也许是神来之笔

诗中三个"黄鹤"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景物与人物。"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是指黄色的仙鹤,是一种神鸟,代表着长寿,讲述了此地曾经流传的美丽传说;紧接着"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第二个黄鹤,就是诗人所站立的楼名,仙人早已驾鹤西去,此地留下的是空荡荡的楼台,这种从怀古回到现实,给人有种向往却失落之感,也给人感觉寂寥和无奈之叹;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中的黄鹤应该指得道升天的仙人,此时此刻诗人多想能看到仙人仙鹤回来,或带走自己,或带走忧愁和心思,可惜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才留下满腹愁怨和远处的悠悠白云。这样一幅以黄鹤寄情寓情的场面,意境高古而深远,意韵柔长而幽雅,意气风发而空茫。

《黄鹤楼》的重字一叹三咏更增加了诗的意境

古代的诗歌最初都是用来歌颂和吟诵的,或悲或喜,只有反复唱出才会更加有味道有情感,就像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大多都是叠词复句,让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黄鹤楼》的三个黄鹤重叠,既有意境上的层层递进,也有吟诵上的情感反复渲染,去掉一个或二个"黄鹤",换成别的词,味道就会如同嚼蜡,意境会断裂变残,韵味会荡然无存,也不可能流传千古。

当然,如果把格律诗以此重字为准则或效仿,一般人只会成为东施效颦、画蛇添足的笑话,如此也只有诗仙才敢才行。

结语

个人认为,《黄鹤楼》独特的半古半诗也好,重字叠词也罢,不可复制,不可再得。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历史规律,是唐朝诗歌变化变革的一个里程碑,是"另类"格律诗中的一座高峰。

今天谈论《黄鹤楼》其实是我们在感叹诗里诗外的千古乡愁,是在关注当下武汉的疫情。让我们***同为武汉祈福,愿我们能早日在黄鹤楼下举杯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