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鹏的相声,很不错。跟孙越搭档,演绎了很多年,逐渐从小剧场到了大舞台。也有很多人认识他们了,喜欢他们了。但是,人红是非多。一位北大教授怒怼岳云鹏,说他没有文化,不懂装懂。岳云鹏没有回应,德云社的高峰回应了,说相声就是一逗乐,别较真。
一、岳云鹏红了,北大教授怼他没文化,德云社霸气回应
岳云鹏的相声里有很多肢体语言,偶尔岳云鹏也会笑场,这些都是岳云鹏相声中的一些小缺点。很多听众会原谅岳云鹏的,因为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很真实。但是,也有一些人要求严格,例如一位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是中文系的,对文字的研究自然是很到位的。他说岳云鹏没有文化,也是正确的。因为岳云鹏没有说对新华字典的字数,也没有认真对仗。这些是不是问题?的确是;应不应该批评?的确应该。
但是,岳云鹏的文化水平有限,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从这个角度批评岳云鹏,就有点过分了。德云社的班主郭德纲并没有说话,而高峰对此有不一样的理解。他认为,相声是一门艺术,这不假。但相声里有些错误,大家也是认可的。
老先生传下来的,就算是错的,也没有人去纠正。很多相声演员说错了,也没有人去纠正。相声里的人物,本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晃荡。本就不是楹联讲座,毋需苛求。当然,要是知道了,改过来就更好。还举了一个例子,87年春晚的相声《巧对影联》就有错,大家也没有苛责。
高峰这番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北大教授在求全责备了。不是说他说得不对,而是他要求太高。而且,相声讲究的是互动和欢乐。要是字字珠玉,很多人就不愿意听了。正如郭德纲说的,要是一字一典故,听相声就跟听天书一样,大家不会听的。
二、岳云鹏的文化有限,这是事实,但相声是门艺术,交流的艺术
岳云鹏的文化的确有限,因为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很多时间去学习。因为他很小就闯荡“江湖”了,当过保安,在面馆里干过,之后到德云社里打扫卫生。就这样一个文化有限的人,竟然可以成为大家喜欢的相声演员,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吗?
岳云鹏自己也知道文化有限,所以在相声表演的时候,也说过。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表演《德云一哥》的时候,就说过自己的文化程度有限。人家都承认的事实,北大教授还说,就有点吹毛求疵了。
岳云鹏也是知道自己的文化有限,才会花了很多心力去学习相声。郭德纲曾说过,德云社很多人劝他,将岳云鹏辞退吧。但是,郭德纲表示,有自己一口饭吃,不会饿着岳云鹏的。岳云鹏凭着实力获得了成功,学到的知识,应该不少。
郭德纲也没有大学毕业,谁会说他文化有限?之前的相声老艺人没有学历,谁会说他们没有文化?相声这门艺术,跟其他的艺术形式不大一样,因为这门艺术形式需要互动,也就是砸挂。德云社的砸挂,就很厉害,无论是郭德纲、于谦,还是岳云鹏、孙越等人。
北大教授只抓住一点就批评人家,显得自己的心胸不是那么宽广了。不是说北大教授说得错了,而是他没有容人之量。岳云鹏的相声,已经很不错了,还要求全责备,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三、北大教授说岳云鹏文化有限,属于刻薄有余,善意不足
北大教授的话,没有错。岳云鹏的确是“文化有限”公司的人。但是,作为北大中文系教授,不好好教学,反而指责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有限,这句话本身,是不是文化有限?作为一个教授,是不是懂得传统文化,就算是别人有错,能直接指出来吗?
说人家文化有限,这是一个教授应该说的话吗?有人说,北大教授给岳云鹏指出来,是为了岳云鹏好。从这个角度上看,是可以的。但是,从文化修为而言,是不对的。最起码是不厚道的。
因为北大教授指出别人缺点的时候,需要这种醍醐灌顶的方式吗?没有其他更委婉,更让人舒服的方式吗?要是没有,说明这位北大教授的文化知识,也不是很高啊(这个知识,指的是情商)!
在社会上生存和生活,需要的直接指出来吗?大家都是出来混的,给个面子啦。但北大教授没有给,而是直接怼人。有人觉得,这样做是为了让岳云鹏知道错在哪里。探讨的方式不好吗?提出一点自己的疑问,不行吗?
有人说,这位北大教授就是这样直性子的人,他也是好心。好心可能办坏事,有木有?别拿好心说事,就如同别拿爱来说事一样。这位北大教授的做法,给人的感觉,不是指责,而是蹭流量。
北大教授的做法,真的有点刻薄了。虽然他平时就喜欢用这样的方式交流,认为这样比较好。这是他的性格,没有人会关心。但是,用这样的方式跟人交流,别人会不会舒服呢?他老人家不关心!说好听点是善意,说不好听就是自私。孔老夫子都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这位北大教授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多长点心吧!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