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的目的
法增比丘
一.充实精神的生活
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一下子就过去了,想一想,每一个人生下后,经过几年的孩童生活,接下来就要上学过学习的生活,小学六年,中学六年,然后幸运的进入大学四年,接下来就要为生活奋斗了,成家立业,天天都是为生活而努力,维持家庭,经营事业,忙得不可透支,然后身体渐渐老了,开始有毛病,最后病入膏荒,不能治疗,眼巴巴的看着家人,以及自己一生奋斗的财物,万般不舍,但却无耐的放弃。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过一生,想想到底有什么意义?
作为一门宗教,佛教能提供给我们人生的正确方向,充实我们精神的粮食。并使我们在家庭与事业上,注入精神的生命,带来一个平衡的生活方针。因为佛教是以入世的方式,教导信众修到出世的目的。
我们的人生应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物质的生活,二是精神的生活。物质的需求是每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要求,但愚痴凡夫会把它当成是生活的全部,成日成年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花在争取更多更好的金钱与物质上。我们人类有天赋的智慧,因此我们还需要在精神上得到满足,才不至於心灵空虚,要平衡我们的生活,避免产生偏差。佛教就能这方面提供给予我们精神的粮食。
二.培养道德
道德是人类生存之道,它是人与人之间得以互相信赖,***同和平相处的原则。当一个社会人民普遍具有崇高的道德水平,有贤明的领袖,不需要用严诃的刑法,人民都能安居乐业。但是当道德沦丧,领袖腐败无能时,就算以严法治理国家,人民却得不到保障,生活在恐惧与水深火热之境。基本的物质生活都达不到,精神上却只是恐惧与不安。
在《相应部》里提到佛陀曾慨叹政治与道德低落,魔王就诱惑佛陀说∶「佛陀呀!亲自操纵政治吧!亲自统治,实现没有杀和被杀,没有征服和被征服,没有悲伤和令人悲伤的遵随道德的政治吧!」但是魔王受到佛陀严峻的拒绝。因为圣者之道,是朝向真理与理想迈进的,而王者之道,是充满贪欲和污浊的行为。两者刚好相反。(《相应部》4.30, 《杂阿含》1098经)
佛教里教导我们的是止恶修善,奉持诸佛所***同宣说的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奉守佛陀宣说的五条在家戒法和六斎日的八关斎戒,以实现崇高的社会道德水平。
三.寻求真理
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世尊告诉比丘们∶ 「比丘们!有一个人在森林中迷失了,偶然发现一条古人的道路.就沿着走下去。终於发现了一座古城邑。这古城为园林所围绕,池塘里浮着美丽的莲花,那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古城邑。
这个人就去禀告国王说∶大王!我在森林中迷失了,偶然发现一条古人的道路.就沿着走下去。终於发现了一座古城邑。这古城为园林所围绕,池塘里浮着美丽的莲花,那是一座令人心旷神怡的古城邑。大王可以在那边重建一个城邑。国王听了,很感兴趣,就派大臣到那里建造。后来那个城邑,人口增加,极为繁荣。
比丘们!同样的道理,我也发现正觉者所走的古道。古时正觉者所走的古道是怎样的呢?那即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比丘们!我从这道路走,不久,就知道了老病死,也知道了老病死的缘因,灭除了老病死,和实现灭除老病死之道。
比丘们!我知道了这方法,就将这方法教示比丘、比丘尼,以及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所以这方法为许多人所知道,人口增加,极为繁荣,以至今日」(《相应部》12.65城邑)
老病死的缘因是什么?「我忆宿命未成正觉时,独一静处,专精禅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缘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缘故老死有,如是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缘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生,识有故名色有,识缘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时,齐识而还,不能过彼。谓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287经》)
如何灭除了老病死呢?「我时作是念,何法无故则老死无?何法灭故老死灭?即正思惟,生如实无间等,生无故老死无,生灭故老死灭。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广说。
我复作是思惟,何法无故行无?何法灭故行灭?即正思惟,如实无间等,无明无故行无,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名色灭故六入处灭,六入处灭故触灭,触灭故受灭,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杂阿含287经》)
四.解除苦恼
凡夫都是被众多的人事与物所困,因为执著於这些为我或我所拥有,对变易的现象产生强烈的执取,而生起苦恼。因此佛说∶「於色爱喜者,则於苦爱喜,於苦爱喜者,则於苦不得解脱。(於色不知、)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於苦不得解脱。」(《杂阿含5经》)
在《杂阿含4经》里记载佛言∶「比丘!於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五.培养慈悲
佛陀听到波斯匿王和他王妃茉莉的谈论关於‘在世上没有比自己更可爱的人’后,告诉他们∶「人的心思,随处可到。但无论到达那里,却不能发现比自己更可爱的人。同样的,别人都是以自己为最可爱的人,因此,知道自爱的人,就不要害别人。」(《相应部》3.8茉莉)
然后佛陀告诉波斯匿王∶「大王!诚然,如您所说,一个人若以身口意做恶事,此人则不是真正地爱自己。一个人若以身口意做善事,此人则是真正地爱自己。」(《相应部》3.4爱着)
六.生起正见
修行佛法先要有正信,这是通过理解教法之后所生的智慧的信,不是迷信。迷信者信鬼神的力量,占卜问吉凶,求签问乩童,不去听闻佛法,不研读佛经,更不修八正道。
《杂阿含22经》里佛言∶「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
正见是要能明白现象无常的真理,由观察周遭的人、事与物的变化而领悟生、老、病、死;或生、住、异、灭;或成、住、坏、空的变化过程。佛法概括地说‘诸行无常’,佛陀是要我们明白世间的一切皆是无常,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佛对波斯匿王言:死亡像四座大山(老、衰、病、死)从四方面压来,无人能幸免。([相应部3.25山之比喻] Pabbatopama Sutta)就算波斯匿王出动象军、马军、步兵、军师、或以国库藏金来贿赂等,亦无能制止死王。波斯匿王听了,对世尊说∶「世尊!面临这种情况,没有什么待办的事。唯有信奉三宝,但愿尽有生之日,布施行善,累积功德。」
佛陀告诉询问的婆罗门伤歌逻说∶「假使有一个水盆,若水染有红色或青色,就不能把原来的脸色反映出来。同样的,人心若为贪欲所染,因为心不清净,将无法洞察真相。若水被烧开而沸腾,也不能把原来的脸色反映出来。同样的,人心若为瞋恚所烧,因为心不清净,将无法洞察真相。若水盆浮满水草,也不能把原来的脸色反映出来。同样的,人心若为愚痴所盖,因为心不清净,将无法洞察真相。..... 同样的,人心若不为贪欲所染,不为瞋恚所烧,不为愚痴所盖,随时都能把真相反映出来。」(《相应部》46.55伤歌逻)要能对诸现象有正见,我们必须消除内心的污垢。
七.净化三业
佛陀告诉波斯匿王说∶「大王!这世上有四种人∶从黑暗到黑暗的人;从黑暗到光明的人;从光明到黑暗的人;从光明到光明的人。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黑暗到黑暗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卑贱,过着贫穷的生活,这个人做身恶行,做口恶行,做意恶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恶行,身坏命终,生於恶趣。这种人是从黑暗到黑暗。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黑暗到光明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卑贱,过着贫穷的生活,但这个人做身善行,做口善行,做意善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善行,身坏命终,生於善趣。这种人是从黑暗到光明。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光明到黑暗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富贵,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但这个人做身恶行,做口恶行,做意恶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恶行,身坏命终,生於恶趣。这种人是从光明到黑暗。
大王!那一种人是从光明到光明呢?大王!好比有人出生富贵,过着富裕而幸福的生活。这个人做身善行,做口善行,做意善行。你想结果会如何?这个人,在人间,继续做善行,身坏命终,生於善趣。这种人是从光明到光明。」(《相应部》3.21)
生而为人,人身难得已得,应该思惟做恶业的果报,继续做善行,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增长功德,这样才能保证继续生在人中,从光明到光明。
佛陀以布的比喻告诉比丘众说∶「比丘们!你们知道贪欲是心的污染,就必须努力舍离它;知道瞋恚是心的污染,就必须清净它。即使是脏布放在清水中洗,也能成为清洁的布。金矿石必须放在溶炉里溶化,才能得到纯净的黄金。」(《中部》7,《布喻经》)
八.认识自我的真相
在《一切都在燃烧经?ditta Pariyaya Sutta》里佛为事火的三位迦叶兄弟和他们的一千位徒众这么说:「比丘们!一切都在燃烧!是什么在燃烧呢?眼在燃烧、色相在燃烧、眼识在燃烧、眼触在燃烧、眼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在燃烧。它是如何点燃起来呢? 我宣示它是由贪欲、瞋恚、愚痴、生、老、死、愁、悲、苦、忧、恼而点燃起来。
比丘们应如是观,圣弟子于眼生厌、于色相生厌、于眼识生厌、眼触生厌、眼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生厌。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意识、意触、意触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生厌。生厌故远离,远离故解脱,解脱故自知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他们听完后都证得阿罗汉果。
知道这一切都在燃烧,若能断欲念,则一切连带而来的不善心所亦得断,那么燃烧之火就熄灭了。
九.找回自己
佛陀在优留毘罗森林里独坐时,有三十位良家子弟带了妻子到林中游玩,其中一位还未结婚的带了一个妓女来参加,当他们在玩的时候,这个妓女乘机偷了财物逃走了。当大家在找这女人时,看到佛陀,就向他打听,佛陀问他们说∶「年青人呀!你们认为如何?寻找逃去的女人要紧,还是寻找自己要紧?」这群年青人给佛陀问后就发呆了,其中一位答道是寻找自己要紧,佛陀於是就向他们说法,这群年青人就跟佛陀出家去找自己了。(《律藏》大品.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