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做父母的***同夙愿。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因为从宏观上讲,这个社会既需要王侯将相,也需要贩夫走卒,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运转。从微观上说,人出生时所处的时空地域、社会背景、家庭条件、及个人的智力高低和身体条件,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所以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人中龙凤是不可能的。天下父母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自己的孩子展开切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教育。
人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高中毕业,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基本都会和父母一起生活。在这期间父母的所作所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个人认为,父母首先要教会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比如平时在家里不要老是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和祥林嫂一样逢人就说自己的不幸。这种消极负面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危害。因为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用乐观的态度对待和用悲观的态度对待,最后肯定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其次要说的是,跪着的父母教不出站着的孩子。有句流行的笑话说:“过去把孩子当猫狗养,现在是把猫狗当孩子养”。其实这里面就透露了这样一个事实。自实行计划生育以后,家里孩子少了,有的甚至是两个家庭六个大人供养一个孩子。所以自孩子一出生就被当王子公主一样供养着,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于是社会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孩子不吃饭,家长恨不得跪在地上求着让吃。还有什么说父母和子女要像朋友一样相处,因此子女直呼父母大名也变得司空见惯。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其结果就是自私自利、目无尊长、唯我独尊。犹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生活中的风吹雨打。试想在一个连吃饭都要人求着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不自私、任性和脆弱吗?现在社会上学生中各类精神疾病的频发,与此也有脱不了的干系。用一句话说就是吃的太饱,干的太少造成的。
古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虽然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从事高大上的行业,但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人都不能够如愿以偿。其实不管干哪一行,只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向上的心,在工作中踏实肯干,让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不在空虚和碌碌无为中度过,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生活也是幸福的。至于物质报酬,借用天道中的一句话来说:“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让我穷困潦倒,那么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