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古人晚上的娱乐生活有哪些?

古人晚上的娱乐生活有哪些?

我国古代的夜生活与现在相比要少的很多,因为没有电灯,在物资并不富足的古代,舍得整夜用油灯的人家也不多,因此在古代,即便是大城市,夜间也只有少数一些地方是灯火通明,其余大多还是一片漆黑的。

所以,古代的村镇只要天一黑,往往就没人会出门了,而一些大城市也是为了保证城内治安,防止有人趁着夜黑风高作案,甚至行刺王公大臣,因而实行宵禁,只保留部分地区允许行人走动,其余地区都不可以随意出行,违者会依法论处。

那么,在夜生活要求如此严格的古代,古人们在晚上又有什么样的娱乐活动呢?

逛风月场所

所谓的风月场所也就是泛指人们所说的青楼,除青楼外,还包括一些歌舞场,古代的青楼属于非常高档的消遣地,一夜数十两的开销就相当于普通百姓全家一年的生活费,一般人还真是逛不起的。

而且能夜间随意出行的人就已经身份不低了,能在夜间来到青楼等地消费的那就更不会是普通人,最起码都是富商巨贾,甚至很多都是朝内中上层的王公大臣。

读书练字

相比于那些整日流连于风月场,享受歌舞升平的人来说,古代文人大部分还是都喜欢看书练字的,以此来陶冶身心,丰富学识。

在没有手机、电脑的古代,人们想要获取知识,一方面是从听戏和老人们的讲述中了解,而最主要的还是从学堂和书中获得。所以古代学子、文人们晚上通常都是秉烛夜读,如果哪个文官被调派某处任职,走马上任时行李中没有带着几箱书,传出去都会被人笑话。

所以在很多古装剧中,但凡好官,都会被描述的只有几箱书,其它什么细软都没有。不过在真实的古代中也确实是这样,只要是文官,哪怕是做做样子,往往家中都会藏有很多书籍、字画之类,即便平时不爱看书,也要以此来充充门面。

古代人非常讲究门面,在乎口碑,尤其对于文人,门面和口碑就仿佛是他的身价一般。

所以文人们除了家中要收藏很多书籍、字画外,本身还要习得一手好书法。书法不但在古代,即便是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人的门面。而在古代,一个文人字写得好坏就更是至关重要的了。甚至在参加科举时,考生的字写得好坏可以直接影响他考试的成败。因此,文人们晚上除了喜欢读书,还会练练书法,增强自我学识修养的同时也以此作为消遣了。

看戏听曲

和我们现代人晚上蜷在沙发上看电视剧看电影一样,古代因为没有电视、电脑,更没有电影院可去,所以有钱人晚上最喜欢的就是看看戏,听听曲。

这里尤其以各个大宅子的家眷为多,古代那些深宅大院里的贵妇和老人们不方便随意外出,所以最大的消遣也就是请上一个戏班子,在家里热热闹闹的听出戏。

当然,包戏班子来家里唱戏的还是太过奢侈了,即便是城内的有钱人,大部分也都是去戏园子看戏听曲儿。

古代的戏园子、茶馆和酒肆往往会经营到睡觉前才结束,戏园子自然是有驻场戏子天天表演,偶尔还会邀请名角串场。

而茶馆酒肆也大多都会请一些唱曲的戏子驻场为茶客、酒客们演唱,所得酬劳除了茶馆酒肆的老板每月发放的薪水外,就是茶客、酒客们的打赏,这跟现代的酒吧、休闲会所几乎是一样的,而茶馆里吃着瓜子、点心,喝茶听小曲,听相声的娱乐方式甚至一直保留到今天。

但不得不提的是,因为我国古代历来贫富差距很大,即便是喝茶饮酒的地方也和风月场所一样,是分三六九等的。

能听曲并且还有点心的喝茶场所叫茶馆,茶馆里泡的茶水也都是上等好茶,至少也是新茶。点心也比较考究,而且只要你肯花钱,还会有侍女给你捏背捶腿。虽然这种享受如果放到现在,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是在古代,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待遇了,所以价格也不是一般的贵。

而普通百姓常去的低消费的喝茶地只能叫茶摊儿,或者大茶店,喝的大多是用陈茶甚至高碎所沏的大碗茶或是凉茶,用来解渴、解暑的。

酒肆虽然算不得高消费的奢侈场所,但普通百姓也不会时常进去消费,古代的普通百姓三餐基本都是在家吃,偶尔改善下生活也只是去小酒家、肉店等买一些做好的熟食再打上一壶酒,就算很不错了。

而普通的酒肆里也通常是没有唱曲的,因为来这里的都是为了吃饭喝酒,也不会有客人打赏。只有较为高档的酒肆,才会有唱曲的艺人在那里驻唱,就和现在的高档酒店与普通饭店一样。

在我们现代人看似很普通的享受,放到古代都是非常难得的,这也正是证明了科技的进步与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