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表现古人幽默品质的文言文
偷肉 某甲去京城卖肉,在路旁一厕所前停下来解手,把肉挂在外面。
某乙见此,忙把肉偷 去。还没来得及走远,甲已经走出厕所,抓住乙,问乙是否看见有人从厕所旁拿走了他的 肉。
乙恐甲识破,早把肉衔在嘴里,不耐烦地说:“你真是个笨蛋!把肉挂在门外,哪能不 丢?如果像我这样,把肉衔在嘴里,岂有丢失之理?” ——魏·邯郸淳《笑林》 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徐之才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在他未封王时,尝与尚书王元景戏 耍。
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 叫‘乏才’还差不多。”徐之才听了,不恼不怒,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 左边加上言为‘ㄍ摆俊保拷愠闪恕瘛由暇弊闶歉觥怼恚 出角、尾就变成‘羊’。”
王元景听了,张口结舌,尴尬万分。 又有一次,徐之才宴请客人,卢元明也在座。
席间,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 “‘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 —“卢”(繁体为“卢”)字:“‘卢’这个字,安‘啊印稹悺 生男成‘虏’(虏)',配‘马’(马)成‘驴’(驴)。”
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无言 以对,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燕窝与牛犊 侯白后来做了唐朝的官员,经常跟人们在一块猜谜语,侯白先对众人约法三章:“所猜 之物,一、必须是能看见的实物;二、不能虚作解释,迷惑众人;三、如果解释完了,却见 不到此物,就应受罚。”
接着他先出谜面:“背与屋一样大,肚与枕(车后横木)一样大, 口与杯子一样大。”大家猜了半天,谁也没猜中,都说:“天下哪里有口和杯子一样大而背 却和屋一样大的物件?定无此物,你必须跟我们大家打个赌。”
侯白跟众人打完赌,解释 说:“这是燕子窝。”众人恍然大笑。
又有一次,侯白出席一个大型宴会。席间,大家都让他作个谜语助兴。
所猜之物,既不 能怪僻难识,又不能抽象不实。侯白应声而道:“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
这是何物?” 众人竞相猜个不停,有的说是獐子,有的说是鹿,但都被大家否定了。便让侯白说出谜底。
侯白哈哈大笑道:“这是个牛犊。”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
玄宗 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
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知章说: “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
玄宗说:“信乃道之 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为孚。”
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
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 ‘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宋·高怿《群居解颐》 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喜欢作诗。
一天,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夜间,他听到邻屋里有 人说话:“一首。”
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无,一夜无眠。
躺到拂晓,***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 人,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又爱那人文思敏捷,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 模样的人来,身材瘦弱,一脸病相。
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凭这副尊容,哪像个诗人? 也许,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我 看一下。”
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始终拒绝拿出诗 来。
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 不是诗吗?” 那人听了,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泻一次,夜里找不到手 纸,于是就用手揩。
一夜腹泻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说的‘手’,不是诗篇之 ‘首’。”
艾子听了,羞惭不已。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 文字游戏 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前去荆公处祝贺,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 ‘竹’鞭‘马’为‘笃’。
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么可‘笑’ 的?”荆公笑而不答,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 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娘,恰好是 九个。” 王荆公听了,欣然点头应允。
时间长了,才知道苏东坡又跟他开了个大玩笑。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次《调谑编》 三分诗,七分读 秦少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诗人郭祥正有一次路过杭州,把自己写的一卷诗送给苏东坡鉴赏。
未等东坡看诗,他自 己先有声有色地吟咏起来,直读得感情四溢,声闻左右。吟完诗,征询东坡的意见:“祥正 这些诗能评几分?” 东坡不假思索地说:“十分。”
郭祥正大喜,又问何以能有十分。东坡笑着答道: “你刚才吟诗,七分来自读,三分来自诗,不是十分又是几分?” ——宋·苏轼语明·王世贞。
2. 幽默的文言文世说新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以春天的柳絮比喻冬天的白雪.. 汝彼娘之大去老妪, 若非吾之留去操之在汝, 今日言吾之阖眼小憩,定当顶不少于两三句。
愤也,小憩者,非止吾也,何也点而言之? 况乎余尚未失神,其冤枉也。 汝有何能? 若真有能,何也伏于案上之学子者多于半者? 厌汝者十者多有六,汝良乎?其数可见也。
前事不咎,今日之事则可恶也,而令吾所气愤。 母之,诚彼娘之非悦。
偷肉 某甲去京城卖肉,在路旁一厕所前停下来解手,把肉挂在外面。某乙见此,忙把肉偷 去。
还没来得及走远,甲已经走出厕所,抓住乙,问乙是否看见有人从厕所旁拿走了他的 肉。乙恐甲识破,早把肉衔在嘴里,不耐烦地说:“你真是个笨蛋!把肉挂在门外,哪能不 丢?如果像我这样,把肉衔在嘴里,岂有丢失之理?” ——魏·邯郸淳《笑林》 姓名游戏 北齐的西阳王徐之才极有口才,尤善于文字游戏。
在他未封王时,尝与尚书王元景戏 耍。王元景嘲笑徐之才的名字,说:“你的名字叫‘之才’,这又有什么讲法?依我看来, 叫‘乏才’还差不多。”
徐之才听了,不恼不怒,立即嘲弄王元景的姓:“‘王’这个字, 左边加上言为‘ㄍ摆俊保拷愠闪恕瘛由暇弊闶歉觥怼恚 出角、尾就变成‘羊’。”王元景听了,张口结舌,尴尬万分。
又有一次,徐之才宴请客人,卢元明也在座。席间,卢元明戏弄徐之才的姓说: “‘徐’字也就是未入人(“未”字加上“彳”和“入”)。”
徐之才当即嘲弄元明的姓— —“卢”(繁体为“卢”)字:“‘卢’这个字,安‘啊印稹悺 生男成‘虏’(虏)',配‘马’(马)成‘驴’(驴)。”直说得卢元明面红耳赤,无言 以对,满座人笑得前仰后合。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燕窝与牛犊 侯白后来做了唐朝的官员,经常跟人们在一块猜谜语,侯白先对众人约法三章:“所猜 之物,一、必须是能看见的实物;二、不能虚作解释,迷惑众人;三、如果解释完了,却见 不到此物,就应受罚。”接着他先出谜面:“背与屋一样大,肚与枕(车后横木)一样大, 口与杯子一样大。”
大家猜了半天,谁也没猜中,都说:“天下哪里有口和杯子一样大而背 却和屋一样大的物件?定无此物,你必须跟我们大家打个赌。”侯白跟众人打完赌,解释 说:“这是燕子窝。”
众人恍然大笑。 又有一次,侯白出席一个大型宴会。
席间,大家都让他作个谜语助兴。所猜之物,既不 能怪僻难识,又不能抽象不实。
侯白应声而道:“有物大如狗,面貌极似牛。这是何物?” 众人竞相猜个不停,有的说是獐子,有的说是鹿,但都被大家否定了。
便让侯白说出谜底。 侯白哈哈大笑道:“这是个牛犊。”
——旧题隋·侯白《启颜录》 贺知章乞名 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 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
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
知章说: “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臣归乡之荣也。”玄宗说:“信乃道之 核心,孚者,信也。
卿之子宜名为孚。”知章拜谢受命。
时间长了,知章不觉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吴地人,‘孚’字乃是 ‘爪’字下面加上‘子’字。
他为我儿取名‘孚’,岂不是称我儿爪子吗?” ——宋·高怿《群居解颐》 不知诗为何物 艾子喜欢作诗。一天,艾子漫游到齐魏之间,下榻在一个旅馆。
夜间,他听到邻屋里有 人说话:“一首。”不一会儿又说:“又是一首。”
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无,一夜无眠。 躺到拂晓,***听到邻屋那人大约说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
艾子以为邻屋那人一定是个诗 人,在静静月夜里专心吟诗,心里油然产生敬意,又爱那人文思敏捷,便决定结识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带,站在门口迎候。
不一会儿,邻屋里走出一个商贩 模样的人来,身材瘦弱,一脸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凭这副尊容,哪像个诗人? 也许,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
便走上前拜问道:“听说先生诗篇甚多,能否让学生我 看一下。”那人说:“我是一个做生意的,从来不晓得诗是什么玩意儿。”
始终拒绝拿出诗 来。艾子固执地说:“昨天夜里听到您在屋里说‘一首’,不一会儿又说‘一首’,难道那 不是诗吗?” 那人听了,不觉哑然失笑:“您误会啦。
昨夜我肚子不好,每泻一次,夜里找不到手 纸,于是就用手揩。一夜腹泻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
我说的‘手’,不是诗篇之 ‘首’。”艾子听了,羞惭不已。
——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 文字游戏 苏东坡听说王荆公的《字说》刚完成,前去荆公处祝贺,并戏言道:“大作中说:以 ‘竹’鞭‘马’为‘笃’。但我还有个疑问:“不知以‘竹’鞭‘犬’,又有什么可‘笑’ 的?”荆公笑而不答,却反问道:“‘鸠’字以‘九’从‘鸟’,难道也有什么证据吗?” 东坡立即作答:“《诗经》上说:‘尸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它们的爹娘,恰好是 九个。”
3. 古代文言文小笑话精选问题不合适。
网上,书店都有。例如: 笑话一担 原文 秀才年将七十,忽生一子。
因有年纪而生,即名年纪。未几又生一子,似可读书,命名学问。
次年,又生一子。笑曰: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43661“如此老年,还要生儿,真笑话也。”
因名曰“笑话。”三人年长无事,俱命入山打柴,及归,夫问曰:“三子之柴孰多?”妻曰:“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无,笑话倒有一担。”
译文 有个秀才年近七十,他的妻子突然生了一个儿子,因为年岁已高才生了儿子,就取名为“年纪”。过了不久,又生了一个儿子,看模样像个读书的,便取名为“学问”。
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秀才笑道:“这样大的岁数了,还能得子,真是笑话。”于是取名为“笑话”。
三个儿子长大后无事可做,秀才让他们进山打柴,等到回来,丈夫问妻子说:“三个人谁打的柴多?”妻子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没有,笑话倒是有一担。” 引避 原文 有势利者,每出逢冠盖,必引避。
同行者问其故,答曰:“舍亲。”如此屡屡,同行者厌之。
偶逢一乞丐,亦效其引避,曰:“舍亲。”问:“为何有此令亲?”曰:“但是好的,都被尔认去了。”
译文 有一个好虚荣的人,出门时遇到达官显贵路过,就避在一边。同行的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那是我的亲戚。”
这样好多次,每次他都这样,同行的人都觉得讨厌。后来,忽然路上遇到一个乞丐,同行的人就仿效他的做法,也躲避到旁边,说:“那个乞丐是我的亲戚。”
爱虚荣的人就问:“你怎么有这样的穷亲戚?”同行的人说:“因为凡是好的,都被你认去了。” 吃橄榄 原文 乡人入城赴酌,宴席内有橄榄焉。
乡人取啖,涩而无味,因问同席者曰:“此是何物?”同席者以其村气,鄙之曰:“俗。”乡人以“俗”为名,遂牢记之,归谓人曰:“我今日在城尝奇物,叫名‘俗’。”
众未信,其人乃张口呵气曰:“你们不信,现今满口都是俗气哩。” 译文 有个农夫进城赴宴,席中有橄榄。
农夫拿到嘴里吃,既涩嘴又不好吃,于是问同席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同席的人认为他粗俗,鄙视地说:“俗。”农夫以为“俗”是橄榄名,便牢记在心,回家后对人说:“我今天在城里吃到一种稀奇的果子,名叫‘俗’。”
大家听了不相信,农夫便张口呵气说:“你们不信,现在我满口都是俗气哩。” 嘲滑稽客 原文 一人留客午饭,其客已啖尽一碗,不见添饭。
客欲主人知之,乃佯言曰:“某家有住房一所要卖。”故将碗口向主人曰:“椽子也有这样大。”
主人见碗内无饭,急呼使童添之。因问客曰:“他要价值几何?”客曰:“于今有了饭吃,不卖了。”
译文 有个人留客人吃午饭,那个客人已吃完了一碗,没有人为他添饭。客人想要主人晓得,就假装说道:“某家有住房一所要卖。”
接着故意将碗口对着主人说:“椽子也有碗口这样粗。”主人看到碗内没有饭了,急忙呼喊仆童给他添饭。
随即向客人问道:“他卖多少钱?”客人回答说:“如今有了饭吃,不卖了。” 圆谎 原文 有人惯会说谎。
其仆每代为圆之。一日,对人曰:“我家一井,昨被大风吹往隔壁人家去了。”
众以为从古所无。仆圆之曰:“确有其事。
我家的井,贴近邻家篱笆,昨晚风大,见篱笆吹过井这边来,却像井吹在邻家去了。”一日,又对人曰:“有人射下一雁,头上顶碗粉汤。”
众又惊诧之。仆圆曰:“此事亦有。
我主人在天井内吃粉汤,忽有一雁堕下,雁头正跌在碗内,岂不是雁顶着粉汤。”一日。
又对人曰:“寒家有顶温天帐,把天地遮得严严的,一些空隙也没有。”仆人攒眉曰:“主人脱煞,扯这漫天谎,叫我如何遮掩得来。”
译文 有个人习惯说谎话,他的仆人每次都替他圆谎。有一天,他对人说:“我家的一口井,昨天被大风吹到隔壁家去了。”
大家认为这样的事从古到今都没有过。他的仆人为他圆谎说:“确实有这样的事,我家的井挨近邻家的篱笆,昨晚风大,把篱笆吹到井这边来,就像井吹到邻居家去了。”
一天,他又对人说:“有人射下一只雁,头上顶碗粉汤。”大家又非常惊讶,不相信他说的话。
他的仆人又为他圆谎说:“这件事也有,我主人在天井内吃粉汤,忽然,有一只雁掉下来,雁头正好跌在碗里,岂不是雁头顶着粉汤?”又一天,他又对别人说:“寒家有顶温天帐,把天地遮得严严的,一点空隙都没有。”仆人听了这话,很为难地皱着眉头说:“主人说得太过分了,扯这漫天大谎,叫我怎么遮掩得来。”
利水学台 原文 秀才家丁,把娃娃撒尿,良久不撒,吓之曰:“学台来了。”娃娃立刻撒尿。
秀才问其故,答曰:“我见你们秀才一听学台下马,吓得尿屎齐出,如此知之。”秀才叹曰:“想不到这娃娃能承父志,克绍书香;更想不到这学台善利小水,能通二便。”
译文 秀才家里的仆人,抱娃娃撒尿,很长时间小孩也不撒。仆人就吓唬他说:“学台来了。”
娃娃立刻就撒尿。秀才问他为什么,回答道:“我见你们秀才一听学台来了,吓得尿屎都出来了,所以就这样吓唬他。”
秀才感叹地说:“想不到这娃娃能继承父亲的志愿,接续书香;更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