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年轻女孩学开车的利弊?~~~~~~~

年轻女孩学开车的利弊?~~~~~~~

 我是八十年代小小女司机

87年4月1日,在我16岁还差29天的时候,刚初中毕业的我,当上了中原油田物探公司的一名小小女司机。当年石油工人的月工资是150元,学车费用是1800元,约等于一年的工资。当然是公司掏钱,我不必心疼这个庞大的数字。

那一批有六十九个学员,分成八个班,学的是老解放,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面对如此庞然大物,心里非常紧张。从四月一号开始学习,到十月一号结束,培训的学员中最大的估计二十五六,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先学一些理论,主要是交通法规,以及开车的一些步骤。然后是把车的后轮架起来,原地驾驶,练习加油、踩离合、换档、按喇叭,训练手脚配合能力。然后是场地驾驶,在一个槐花满园的院子里,师兄弟姐妹们坐在一堆,看那一个在车上的人是如何起步熄火、或猛轰油门、或三点头的,哈哈大笑。车上的人真是紧张兴奋,又有一种把这大家伙挪动了的自豪感。慢慢地就熟悉了车的脾性,能操作自如了,可以随意让它转着或大或小的圈子。上路是最开心的事,有时候一个车队浩浩荡荡,清一色的绿色敞蓬车很是壮观。最紧张最辛苦的人是师傅,两眼发亮,嘴巴、眼睛、耳朵不敢有丝毫马虎,真的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时候捞一把方向,有时候踩一脚副刹车,提醒徒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如何。车上可热闹了,七八个人一路高歌,说着笑话,交流着经验,偷看一下师傅是怎么训开车的徒弟的。最可笑的是老乡了,我那时候刚十六岁,个子一米五二,加上是南方人,可能显得小点,其实开车的时候就是从方向盘的空隙里往外偷看的感觉。但就这也不耽误能把车开走。哈哈,老乡不管是在路中间,还是在路边上,都盯着我看,不知道让路了,师傅总会咕哝一句:“傻乎乎的,还不让开。”我只好踩刹车,看他们吃惊的样子,听他们说:“看,那么小个女孩开车。”总会有人指着我乐,不是羡慕,就是不相信的表情。我心里很骄傲的,觉得自己干着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似的。有很多难忘的事情,跟吃有关系,去过长垣,麻汁面很好吃,眼镜非常便宜。去过范县,那里的煎包味道不错。会路过很多的村庄、集市、小城,从一个初中生,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生活,突然间能看到这么多的新鲜事,能去那么多的新地方,总算明白了司机见多识广的含义,大多数司机爱吹牛,可能也是因为过的桥比一般人走的路多的缘故吧。快乐总是很短暂的,接下来的生活是那么单调辛苦,那就是百米加速、上坡起步、八米调头、倒杆,这都是拿驾驶证的必考科目,一个项目练上十遍百遍都很正常,必须合格为止。也正巧赶上夏练三伏的好天气,可没少流汗,女孩子们可能还没少流泪吧,坚强如我的还想哭呢。到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验收的秋天蹒跚走来,看到监理站的考官满意的点头,看到师傅们脸上如释重负的微笑,培训队以安全全额通过完成了历史使命,从此,师兄弟姐妹们天各一方,十几年来几乎未曾见过。当年十几二十的小娃娃们,如今也都已步入中年,每每想起当年,心里还涌动着少年时的情怀,多想到那个学车的地方故地重游,那曾经在傍晚坐在路边地上听歌的,那曾经在小河边树林里捉知了的,那曾经在麦地里奔跑吓唬我有蛇的师兄弟姐妹们,你们还好吗?

毕业了,离开了师傅严厉的目光,胆子变得大起来。口袋里揣着白本(当年有实习驾驶证,实习期是一年),常常借了水罐车、井架背车到处乱跑,这两种车都是不好开的,俗话说半罐水晃荡。井架车前后多出好几米,不碰大门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技术高了?现在想来有些后怕,原来自己也曾有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岁月。

后来因为不包分配,不管当时一个小女孩开车看起来有多风光,有多好玩,但总需要一个正经的职业。只好再去考试,丢书一年半了,通过大量做题,拼命背政治,用了三个月时间,终于以430多的高分,在八八年考了个采油技校。

技校三年,没有摸车的机会。工作以后进了一个车队,只有我一个女司机。第一天试车,看着那堆破烂不堪的大车,在路上跑起来,我不是打不动方向,就是踩不动刹车。到处咣咣作响,喇叭却急死我也按不响,搞得我哭笑不得。最后给我安排了一辆半新的北京吉普。师傅们还逗我,开到路上坏了就哭,他们会来修。从此我成为车队的“黄丫头”,大家都这么亲切地叫我。我常干的事是给我的车擦把脸、洗个澡,修车仅仅换过几个灯泡,爬地沟胆战心惊,最高时度70码,因此师傅们又亲切地叫我“黄慢慢”。他们多次爬下车底给我修车,队长年审前用蒸汽帮我洗车。我总用一声甜甜的“师傅”,一句真诚的“谢谢”,赚得他们乐呵呵的帮助。娇气的我就这样做了两年专业司机。

尽管小心翼翼,还是出过几次小事故,九三年冬天,因为路上有雪,加上洗井液洒到了路上,为了错车,我尽早在路边停了下来。但一辆四公司的小车如醉汉一样跌跌撞撞地向我开来,拥抱上我才没冲到沟里去,他们负全部责任,赔了五百块钱了事。还有一次被一个骑摩托车的老乡赖上了,他刹不住车,撞到我车后面摔跤了,虽说不关我的责任,也是秀才遇到兵,让我单位赔了一千四才算完。最最惊险的一次是在小集,快到转弯的地方了,大好的晴天,我车速较快,一辆三轮车横穿过来,我一脚急刹,因为老乡在门口倒了很多水,水和上泥,成了润滑油,我的车腾空而起,望着周围快速旋转的大树,脑子里一片空白,大约也就是短短的几秒,停了下来,车原地转了三百三十度。所幸当时并无人车经过,真象电影中的惊险镜头一样,车丝毫无损。没有体会到害怕,象做了一场梦,我跟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把车开回了单位。

九四年八月离开了我的吉普,转行做了一名经管员、资料员。期间自学法律大专、经济管理本科,九六年到了矿机关,只是偶尔因工作需要开开车了。

当时极不情愿交车,久久不能习惯没车的不方便。几年以后再也不愿开车,又不习惯在车上操心紧张的日子,怕冬天洗车的感冒,怕车坏在路上的焦虑。

今天,柏油马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平,越来越长。车型越来越靓,配置越来越高,车价越来越低。现在的女司机已不像十几年前那么稀少,我觉得她们也一定比我当年轻松省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有一天汽车也会普及。十年内能否实现家家有车的梦想?到时再撰文一篇《四十多老太婆重拾车梦,黄慢慢最高时速二十码》因为每条路上塞满了五颜六色的汽车,车上坐着男司机、女司机、老的、少的、大的、小的、、、、、、我只能象蜗牛一样缓缓爬行、、、、、、哈哈。那时,女司机有什么稀罕,三岁孩子开车,谁家宠物狗开车,也变成了可能、、、、、、呵呵。

谨以此文,祝愿会开车的、爱开车的、想开车的朋友们笑行天下、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