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如何理解孔乙己,“不被人认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如何理解孔乙己,“不被人认同,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

年少不懂孔乙己,再读已是书中人。孔乙己是鲁迅笔下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他读了很多书,谈吐中总是有之乎者也,行为举止也斯文大方,是一个典型的文人形象,但他参与科举考试从未获得名次,更别说中举人当大官。孔乙己好酒,有几个钱就回去酒家喝一碗小酒,吃一碗茴香豆,他也很大方,愿意把本就不多的茴香豆分给嘲笑过他的小孩,他行为怪异,喝酒时总是穿着长大褂,不坐凳子站着喝酒。种种行为举止显得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身为有文化的人,生活并没有比其他人好,反而是穷酸像,因此他被冷嘲热讽,成了酒家常客的言语笑话。

1、言行举止带有文人的清高。孔乙己虽然生活落魄,但骨子里他不愿意将自己看成不如其他酒客的人,他穿着与其他人不一样,喝酒时的姿态与其他人不一样,说话常出名句更是和其他人不一样,可这不一样本是文人的气节,但在世人眼里就是个不合群的笑话。

2、孔乙己踌躇满志,但又从不劳动。生活是靠双手打拼出来的,并不是口中说出来,心里想出来的,但孔乙己内心丰富,嘴上丰富,可行动上是个彻彻底底的矮子。在劳动人民中大家都穿短袖子,靠双手养活自己,可孔乙己就算落魄得不成个人样,也始终穿着长大褂,一脸的壮志未酬的面向。

3、孔乙己饱读圣书,但也会行偷窃之罪。孔乙己偷的不是衣服不是钱,而是他最不缺的书,小说的后半部分交代孔乙己很长一段时间消失在世人眼里,是因为偷了丁举人家里的书,被打断了腿,没法出来喝酒。这也将孔乙己的形象推向了高潮,也暗示了他悲惨的命运,连死了也被活着的人当成一个笑话,让他们在饭后茶与当成一个无聊话题来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