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不好意思,能不能耽误你一点时间?我们在做一个调查,想问你几个问题。只需要一分钟,我们甚至不会问你的名字,可以吗?我们要问的问题是:
你真的觉得自己会死吗?
发自内心地这么认为吗?
你真的觉得生命有一天会终结吗?
慢慢想,不着急。不过,时间可是过一秒就少一秒。
如果你跟我们一样,那么你可能并不太相信生命终将谢幕这桩事实。我们大体上多少都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但若轮到自己去面对,就没那么开明了。我们就像亚美尼亚裔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一样,他在自己的遗书中写道:“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我总以为自己不会。”
然而,死亡阴影总是挥之不去的。尽管我们竭力抑制关于死亡的种种想法,但它们却总会如打地鼠游戏中的那些毛毛头般,不断地在脑海中跳将出来。之所以如此,一定是因为死亡是人类生活中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在所有生物中,只有我们既明白自己会死亡,又能幻想永生。两者的结合令我们抓狂。死亡让我们不寒而栗,而没有明确终点的生命(除了身处绝壁)也好像没有任何意义。毋庸置疑,正因此,人的必死性与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交织在了一起。
这些基本问题包括:生命有何意义(正因为生命有一天会结束,我们才更要问这个问题)?死亡意识如何影响我们生活的方式?如果我们真能永生,生命的意义会迥然不同吗?一两千年后,人类是否会深陷存在性无聊(existential boredom)而不可自拔,希望结束这一切存在呢?
我们有灵魂吗——如果有的话,它会不会在肉体消亡后依然存在?它是由什么做成的?有高贵与卑贱之别吗?
有没有一种时间范围能切断生死循环?恒久驻于此刻,这是否就是“永生”?
天堂是时空中的存在吗?如果不是,它又在哪?什么时候出现?进入天堂的可能性会有多大?
诸如此类的问题促使我们在50年前选择了哲学课。但好坏暂且不论,教授们让我们思考别的问题,他们说,在解决这类大问题(Big Questions)之前,应该先扫清一些技术细节上的障碍。想想下面这类问题吧:伯特兰·罗素有没有混淆“可能的必然性”(possible necessity)和“必然的可能性”(necessary possibility)?
啊?
与此同时,时间在流逝,我们仍然难逃一死。而最终,我们在形而上学与神学、伦理学与存在主义课程中,又回到了这些大问题。
但马上,另一个障碍又出来了:认真思考自己的死亡会吓死人。怎能毫无恐惧、内心平静地直面死神呢?你又无法做到眼不见为净。死亡真是让人想也不是,不想也不是。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讲个笑话怎么样?反正也没什么坏处。
米莉陪丈夫莫里斯去看医生。给莫里斯做完全面体检后,医生把米莉单独叫进自己的办公室。他说:“莫里斯因为巨大的压力而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如果你不照我下面说的去做,那他就会死。早上,你要温柔地把他吻醒,给他做一顿健康的早餐。永远都要温柔体贴,让他保持良好的情绪。只给他做他最爱吃的菜,让他吃完饭好好放松。不要让他做任何家务,也不要跟他谈论你的问题,那样只会增加他的压力。就算他批评或者嘲笑你,也不要跟他争吵。晚上,要给他做按摩,让他放松下来。鼓励他看电视上能看到的体育节目,即使你会错过最爱的节目也要这么做。最重要的是,每天晚饭后,尽一切努力满足他的各种突发奇想。如果接下来的六个月你能每天都坚持这么做,他就会完全康复。”
回家途中,莫里斯问米莉:“医生怎么说?”
“他说你必死无疑 。”
不知怎的,“死亡”这个词从米莉嘴里说出来,好像就不怎么令人难以承受了。这就是笑话的有趣之处:它们可以揭示令人震惊的真理,而同时又不让人觉得焦虑。正因此,世界上才有那么多关于性和死亡的玩笑,这两个话题都让我们提心吊胆。
可喜的是,我们碰巧知道很多笑话。事实上,我们曾经发现,笑话可以清楚地阐明一般的哲学观点,我们甚至还写了一本这样的书。那么,除了减轻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之外,笑话还能向我们揭示出生与死、存在与不存在、永恒灵魂与永恒惩罚这些哲学概念吗?
当然啦!
这是件好事,因为现在正是时侯,我们两人最近都刚满70岁,我们完全可以直面死亡并探索伟大思想家对于死亡的理解,所以我们打算尽量让心情保持愉快。我们将抽丝剥茧,揭开重重迷雾,不仅直面死亡,而且要探寻前世来生。我们想要寻找一些线索。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为了否认死亡的必然性,文明社会都采取了哪些虚构想象的手段,特别是通过顽固且组织严密的宗教。我们要特别研究弗洛伊德的一个理论,即我们是如何通过创造宗教、编造大劫难,来支持我们的永生幻想的?
然后我们会对话十九世纪北欧的哲学家(为什么意属里维耶拉没有哲学家谈论死亡呢?),听一听忧郁的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伟大言论,他认为,超越死亡焦虑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经历死亡。在他看来,所有抑制对死亡的想法的行为都只会适得其反,而我们接触永恒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虚无的焦虑感。你不是说真的吧,索伦!
然后我们再去看看冷酷的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都说了些什么。“厌世”这一概念几乎是叔本华的独创,简单来说就是“世界让我想破口大骂”。所以你可能会认为叔本华超级厌恶死亡,但对生命毫无热情的叔本华,对死亡也抱着完全冷漠的态度。他写道,“个体的死亡毫无影响”,所以“我们的死亡……对整个人类应该是无关紧要的事”。1
1 亚瑟·叔本华,《Philosophical Writing》中的“On Death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Indestructibility of Our Inner Nature”(伦敦:Continuum,1994),第287页。
对死亡态度冷漠?亚瑟,你这么说真的没用。我们的焦虑指数都快爆表了。快,我们需要听一个对死亡冷漠的人的笑话。
奥利死了,他的妻子莉娜找到当地报纸,要登一条讣告。接待她的绅士向她表达了哀悼之情,然后问她讣告中要写些什么。
莉娜说:“就说‘奥利已死’。”
男士颇感困惑,说:“就这四个字?你肯定还想说点别的什么吧,毕竟你们在一起生活了50年,有了满堂儿孙。况且,如果你担心费用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前八个字免费。”
“好吧。”莉娜说,“那就写上‘奥利已死,有船出售’。”
关注死亡哲学,就不得不提到20世纪的存在主义者,他们把非存在看成是存在的另一半——就像是互相契合的一对儿。我们来看看马丁·海德格尔和让-保罗·萨特这两位哲学家,他们曾经尝试直接思考死亡。海德格尔声称,我们需要死亡带来的焦虑,以免沦陷于“日常状态”(everydayness)。在“日常状态”下,我们其实半死不活,充满了让人麻木的幻想。而萨特又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进行思考:只有那些没有生命的存在(being)才没有死亡焦虑,譬如门钉。两位大师告诫我们,现实一点吧。我们也很想现实一点,但也不能总是体如筛糠吧!
先把这些沉重的哲学思考丢到一旁,让我们稍事休息,来审视一下某种流行的否定死亡的方式:我们宽慰自己说,我们会在那些认识自己的人心中永生。这种策略其实是在假设我们爱的人对我们保有情感,但这种情感不一定存在。
年迈的索尔·布鲁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突然闻到楼梯上飘来他最爱的点心的香味。他使出全身力气从床上爬起来,扶着墙壁慢慢走出卧室。他双手抓着扶手,勉勉强强走下楼梯,最后气喘吁吁地靠在门框上盯着厨房。
在厨房的桌子上,铺着一层纸巾,上面平摊着几百块点心。如果不是胸口传来阵痛,他可能真以为身在天堂了。索尔笑了:这是爱妻索菲对他最后的爱意,她希望看到他心满意足地离开这个世界。
他用颤抖的手伸向点心,突然被锅铲“啪”地拍了一下。
“别碰!”索菲说,“这些是你死后招待亲戚用的。”
讲完这个笑话我们又要深刻起来了。下面,我们来看看20世纪的神学家保罗·蒂利希是如何回答“何时是永恒”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现在)。但是“现在”不断地变成“过去”。那么现在又是什么呢?也不过是些转瞬即逝的东西罢了。
我们觉得这本书需要一些实实在在的理论,所以就去探究了古希腊关于灵魂永生论的说法。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搞清楚我们所说的灵魂是什么,灵魂跟心智(mind)有何不同,灵魂和心智跟肉体又有什么差异,这三者跟僵尸又有什么区别。
希腊学说研究完毕,我们再来聊会儿天堂,以及其他我们死后会去的世界。
多年以来,弗雷德和克莱德就死后的生活聊过很多。他们相互约定,不管谁先死,都要联系对方,告诉他天堂的模样。
结果,弗雷德先走了。一年后的一天,电话铃声响起,克莱德接起电话,是弗雷德!
“真的是你吗,弗雷德?”
“当然了,克莱德,真的是我。”
“你能打来实在是太棒了!我以为你都忘了呢。跟我说说!那边是什么样子?”
“说出来你都不敢相信,克莱德。这里的一切都太完美了!我们吃的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上长出的最新鲜可口的蔬菜,每天都可以睡懒觉,早餐无比丰盛,整个上午都在做爱。然后吃一顿营养午餐,吃完就又去田野,继续做爱。接着是一顿美味的晚餐,再继续做爱,直到睡觉。”
“天啊!”克莱德说,“天堂实在是妙极了!”
“什么天堂?”弗莱德说,“我现在是亚利桑那州的一只兔子。”
在本书的最后,我们会谈谈濒死体验、通灵、自杀,以及如果彻底避免死亡的疯狂新想法。
等一下,你们是不是有点无事生非啊?
这话是谁说的?
我,在这呢。我叫达里尔·弗鲁姆金,就住在旁边。我刚才在遛狗,听见你们说话了。我想说的是,死亡很简单,不是吗?你先是活着,然后就死了。没了。还有什么好说的?
真的吗,弗鲁姆金先生?死亡就这么简单吗?那我们能问你个问题吗?
你真的觉得自己会死吗?
第一部分 死亡,如之奈何?
你有没有过一种感觉,你想走,
但是你又想留,
但是你又想走?
第1章 一定是什么地方出了错
推荐
呃,达里尔,我们还在等你回答呢,你真的觉得自己会死吗?
当然了,我知道每个人都会死。法兰克·辛纳特拉挂了,诺曼·梅勒挂了。更不消说拿破仑、哈里·杜鲁门、成吉思汗,还有我妻子的婶婶埃德娜。所以有一天我也会死,这再自然不过了。对此我很确定,就像知道苹果会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一样。
很好,达里尔。说得很好。但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我们并不关心你所认同的这些21世纪的学术观点,我们需要一般人的看法,比如就像是有时我们坐在走廊时会产生的那种念头。此刻,你真的相信人生时间有限,现在流逝的每一秒都会从你的生命配额中减去吗?你真的相信时间一旦用完,你就会彻底从这个世界消失吗?
哈?你犹豫了,达里尔。我们知道这个问题使人难以承受,或许我们可以帮你面对它。
我们猜测,在内心深处,你并不相信自己会死。原因就是,你是一个文明人。你不必为此感到羞愧——至少现在不必。我们人类就是没办法接受这个明显的事实,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否认我们必将死亡。事实上,借助社会结构及习俗,无论身处何种文明社会,我们都能轻松地面对这件事。
20世纪的文化人类学家厄内斯特·贝克尔在其著作《拒斥死亡》中写道,虽然我们客观上知道自己终有一死,但还是会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谎言,来逃避这个毁灭性的真相。贝克尔在这本书获得普利策奖的两个月前去世,只能说死得很不是时候。
我们想拒斥死亡的原因非常明显:对死亡的展望令人恐惧!它会给我们带来终极焦虑,让我们觉得不安,它让人知道,我们只会在世界上存在很短暂的时间,一旦死亡,就永远不存在了。听着时钟响亮的滴答声,我们怎能享受生活?
按照贝克尔的说法,大多数人应对这种情况的唯一方式就是使用幻觉,确切地说是终极幻觉(Big Delusion)。它是最基本的人类欲望——贝克尔认为它比性欲还要基本,而且它会催生“永生系统”,这种非理性的信仰结构让我们相信自己可以永远存在。有种做法一直都很流行,那就是把自己跟某种能够永存的部落、种族或者国家联系起来,成为它们的一部分,随之进入无尽的未来。还有通过艺术永生的方法,艺术家预见到自己的作品会流传百世,自己也因此不朽——走上伟大艺术家的神坛,或者最起码,随着孙辈的阁楼里某张日落风景画底部的签名而永生。
而最高级的永生系统都被奉祀在各种宗教之中。在东方宗教的教义中,人只是宇宙能量的一部分;而西方宗教则告诉信徒,人死后会跟耶稣基督会合。另外,世界上还有不甚高级的财富永生系统。它为我们树立起一个绝妙的人生目标,每天早上我们醒来都会对自己说:多挣钱吧!这样我们就不必思考最后的死期了。
“我应该多花点钱。”
财富也能让我们进入另一个永生的部落——权势人物的高级会所。财富的另一个好处在于,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我们的金钱——留给下一代。
接受馈赠的下一代,要慎重!
鲍勃发现,病重的父亲一旦去世,他就将继承一笔巨大的遗产。他决定找个女人来跟自己共同分享这些。于是一天晚上,他去了单身酒吧,碰见了一位此生所见最美的女人。
那女子天生丽质,令他神魂颠倒。他于是走过去对她说:“也许我看上去很一般,但一两个星期后,我父亲就会去世,两千万美元的遗产归我。”
美女被打动了,当晚就跟他回了家。三天后,她成了他的后妈。
通过拜金主义,我们能以另一种常见方式来实现不朽:向一个永存的机构捐笔钱,最好能让他们把尊驾的大名刻在建筑物的正面;或者干脆省掉中间人,自己树块纪念碑得了。
但贝克尔说,如果你认为自己发誓安守贫穷或者中产阶级收入水平,就能摆脱永生的幻觉,那就错了。你仍然可能会为某些世俗目标而奋斗,这种目标能让你相信自己会永生。比如说,你想成为“时尚人士”或者“道德君子”,再不就是“有性格”的人——其实这些都是一回事。你还是相信了某种终极幻觉,认为自己比死神聪明,可以用某种身份去超越你那卑微胆小的个体,“大过生命”,也大过死亡。
贝克尔认为,各种幻觉依靠文明得以维系。几乎每种文明都发展出了一种人类文明所共有的永生系统。事实上,这些系统是文明的基本功能。如果没有它们,对于死亡的焦虑会让我们发疯,文明也就无法持续发展,我们会重回弱肉强食的世界。拒斥死亡是文明的生存策略!
如果跟相同文化里的其他人拥有相同的幻觉,维持幻觉就轻松多了,而且最好能跟自己的家人拥有相同的幻觉。我们来看看克莱拉和她老公所共有的幻觉。
克莱拉去看精神病医生,说:“医生,你得帮帮我丈夫,他觉得自己是台冰箱。”
“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医生回答,“很多人都有无伤大雅的幻觉,慢慢就会消失的。”
“但你不知道,”克莱拉坚持道,“他睡觉都张着嘴,里面的小灯让我睡不着。”
[+]查看原图
“什么玩意儿!”
然而,永生系统会让我们行为失当。如果我们认同了某个永生系统,将终极的个人意义也赋予其中,那么势必就会跟其他系统的人产生对立。这一现象在各种宗教冲突中屡见不鲜,而且揭示出一个关键问题:不可能所有的系统都是正确的,所以别人的系统肯定是错的。
但文明也为对立的永生系统提供了解决方法:杀死那些混蛋!一旦他们死了,就不会对我们的永生感造成威胁。嘿,还真管用。
人们以各教义及其永生系统之名,掀起了无数腥风血雨,关于这些的记录卷帙浩迭。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名著《上帝不伟大:宗教是如何毒害一切的》(God Is Not Great: How Religion Poisons Everything)就是“新无神论者”运动的经典之作,翔实记录了所有为了维护各自宗教的主导地位而犯下的反人类罪行。但超现实主义喜剧演员爱莫·菲利普斯只需要一个故事就能说清。
[+]查看原图
“你信错教了,我说的没错,没什么好争辩的。”
一天我路过一座桥,碰巧看见一个人想跳河自杀。我跑过去对他大喊道:“别跳,别死啊。”
“为什么不让我跳?”他说。
“因为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活下去啊。”
“有吗?比如说?”
“呃……你信教吗?”
他说他信。
我说:“我也信!瞧,有共同点了吧。你信奉基督教还是佛教?”
“基督教。”
“我也是!天主教还是新教?”
“新教。”
“我也是!圣公会还是浸礼会?”
“浸礼会。”
“哇!我也是!上帝浸礼会还是主耶稣浸礼会?”
“神之浸礼会。”
“我也是!那你是上帝浸礼会的原旨派还是改革派?”
“改革派上帝浸礼会。”
“我也是。上帝浸礼会1879年的改革派还是1915年的改革派?”
“上帝浸礼会1915年的改革派。”
“去死吧!你这个异教徒人渣!”我一把将他推下桥去。
菲利普斯还有一个更简短的版本(如果你没时间看上面这个版本的话):
人生中最困难的事,莫过于因为你爱的人是魔鬼而不得不互相残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