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张继科“越看越好看”的自夸只是一句玩笑话,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过往影像文字资料的重新翻出,不断壮大的粉丝军团证明,张继科的确是“越看越好看”的——作为一个多面化的存在,颜值只是大家最先看到的一面罢了。
网民舆论:摆脱被动弱势
距离奥运会闭幕式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在此之间,张继科的名字仍旧顽强地挺立在网民视野中,不断登上热搜,成为热门话题。
当下,网友已经不再像过于一样专注于他的成绩,而是欣赏赛场上他的狠劲儿,甚至是爆粗口的瞬间,称他是“日天日地小藏獒”。
网友用词如此露骨地追捧张继科骂脏字的样子,这在前两年恐怕是不敢想的,很可能被媒体扣上和张继科一样的有失分寸的帽子。
表面看来,大量女性粉丝折服于“男性气概”,以致忽视运动员的素质问题;事实上,这与生理性别无关,而是由个体的权力与社会地位所决定的。
在话语权的表达与制衡上,一直存在着“官方”与“民间”两个体系。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壮大,使原本处于弱势的民间话语权与主流媒体的博弈成为了可能。
哈里—马斯廷和马雷切克的研究表明,优势群体强调规则、原则、控制及理性,而劣势群体则强调关系和同情。如果说主流媒体是审视,那么网民则是好奇的眼光。张继科看似不服管束、不合规矩的多种特质,在他们看来远比他取得了那些成绩更有趣。
趋同心理:获得替代性满足
这次的里约奥运上,张继科与韩国选手郑荣植进行了一场鏖战,前半场两个人硬碰硬的反手能力使人印象深刻。赛后,张继科经典的反手拧拉打法又在网友中引起效仿,球迷期待练出同样的一记爆冲。对自己喜爱的人进行模仿,正是“目标认同”心理最直接的体现。
究粉丝心理根本,并不是喜欢模仿导致了相似,而是他们对所爱恋、赏识和崇拜的人,即对心理认同的对象的执著追求,本身就来自于不可抗拒的“趋同心理”:人们对于和自己有某些相同或者相似特征的对象,会产生偏爱。
2003年?年少崭露头角,12岁进入山东省队,15岁进入国家队,获亚青赛团体冠军。2004年?因违反纪律,被国家队“贬”回省队两年之久。
2006年?重回国家队,担任王皓、马琳的陪练。
2008年?全国锦标赛,连克马琳、王励勤和王皓三名奥运冠军。2009年?状态低迷,在赛场上拒绝教练的暂停指令,被刘国梁当着全队与媒体严厉训斥;失去参加西亚两站公开赛的机会,未获得横滨世乒赛单打资格。
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首次单打出场,战胜王皓拿下了个人第一个世界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战胜王皓,创造收获大满贯的个人最快纪录,男乒历史大满贯第三人。
2013年?卡塔尔公开赛,腰部肌肉拉伤,宣布退赛;乒乓球全运会,右肩拉伤,无缘全满贯。2014年?世界杯比赛战胜马龙,距第二次大满贯仅差一枚奥运金牌。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比赛负于马龙,获得亚军
人们都渴望成功,希望出人头地,却又容易陷入不思进取的安逸模式。而与各方面能力受限的普通人不同,张继科达到了大家所认同的、难以企及的“成功”标准。透过张继科,人们关于社会成就与地位的欲望,能够得到替代性满足。
曾在1918年提出过驱动力概念的罗伯特·S·伍德沃思说,尽管有机体具有天生的一些机制来从事一些活动,直到受到一个驱动力的激发,这些机制才会被启用。毫无驱动力,正是导致乒乓球在中国尴尬境地的原因所在。
在塑造强者时,人们往往会脱离人性的范畴,使其带上神话色彩。被视为无往不胜之师的中国乒乓球队,每次成功反而都使乒乓球在中国进一步边缘化。当胜利成为常态,观众也就兴致缺缺。
而当网民关注张继科时,却可以发现,就如生活里他们被琐碎事物弄得焦头烂额一样,张继科也常陷入充满不利的境地。在团队内,个人的成功充满了变数,在比赛的未知性和挑战性的驱动下,收视兴趣自然也就同步增加。
“越来越好看”的张继科,也在承受着诸多质疑:即便身为乒乓球第三次创业的主要劳动力,也无法回避诸多活动于运动员无益的、过度娱乐化和消费性的本质,而网民对运动员的关注也有刺入隐私生活的架势。当张继科通过密集的曝光掌握了一定影响资本,乒乓球是否也因此重新成为大众趣味呢?
事实上,网络上对乒乓球的搜索热度,在里约奥运结束后就恢复为几近一潭死水。
不仅如此,10月15日刚揭幕的2016乒超联赛,总冠名依旧无人问津。相较之下,倒是一直背负骂名的中国足球市场火爆:2016年的中超联赛,粗略算来已经至少有5亿的赞助费和10亿的版权费。
赞助又“裸奔”的乒超,背后是乒乓球界无法迅速规模化生产出更多的“张继科”的事实。“越来越好看”的,还是只有张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