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 - 宋人真的很愚蠢吗?先秦笑话为何总拿宋人开涮

宋人真的很愚蠢吗?先秦笑话为何总拿宋人开涮

◎翘 楚虽然笑话一词大约最早见于宋代,但先秦时期就有了笑话之实,有了逗人发笑的故事,说明某一道理。令人奇怪的是,笑话中屡屡被嘲弄的,总是宋人。

揭示宋人的愚蠢是从《列子》一书开始的。《列子?杨朱》中记载,宋国有一位农夫经常穿乱麻絮的衣服过冬。到了春天,他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并对妻子说: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易于满足的农夫本来穷困不堪,却把自己短暂的舒适看作是人间最大的享受,而且认为所有人都会这样想,所以要把晒太阳这类享受献给吾君,真是可笑。

后来,《孟子》中揠苗助长的主人公是宋人;《庄子》中想到断发文身之地去卖礼帽、礼服发财的是宋人;《韩非子》中守株待兔的也是宋人;《战国策》、《吕氏春秋》中也都保留有嘲笑宋人蠢笨的笑话诸子笔下的宋人,分不清事理,不知变通,结局则多是自蹈霉运。

有时宋人表现出点小聪明、做点出彩的事,也是愚蠢得可笑。《列子?说符》中载,一宋人在路上捡到一个借据,人不知鬼不觉地拿回家里,一数借据的齿数还不少,高兴得不能自抑,便偷偷地告诉邻人说:这回我要发财了!结果,一个没名没姓的借据引得一场空欢喜。

《韩非子》在讲到君臣关系时,曾以善于酿酒的庄氏为例:庄氏的酒非常好,然而没有人买,直到酒变酸了也无人光顾,其原因在于他家养了一条奇凶无比的恶狗,使人望而生畏。能造出美酒的庄氏却不善于把它卖出,可见宋人在小事上能干,其他事上却显得蠢笨。

一、宋国为殷族后裔所建立。西周和春秋时期的宋国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周灭商后,封纣王的叔叔微子启,号宋公。宋国国君常常自谦地说,宋国是亡国之遗。失败者是弱势者,强者嘲笑弱者,这在丛林法则中、在舆论占上风时是一条铁律。

二、宋国封爵为公,在周初是最高的,与之比肩的只有周公的封国鲁,连姜尚的封国齐,都是侯。宋国封爵高,但国势很弱,他国的统治者对于宋又嫉妒,又看不起,而嘲笑可以作为这种嫉妒的发泄。

三、宋国是殷人之后,其他各国统治者多是周族之后,周、殷两族文化差别很大,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虽然殷人受封于宋以后,政治制度上不会保持殷商那一套,必然向周靠拢,但文化习俗上仍保留许多殷族的东西。这就会令四周的周族统治者看不惯,就如阿Q鄙薄城里人把长凳称之为条凳;煎大头鱼不放半寸长的葱叶而放葱丝等。所以,当人们说到愚人闹的笑话时,常放在宋人身上。

四、西周进入春秋之世后,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政治力量重组,原有的贵族制度解体,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也逐渐消失。奇怪的是,国力中下的宋国却还保留许多不适于竞争的礼仪制度,如宋襄公在与楚国作战时不鼓不成列、不杀二毛等贵族战争的游戏规则,曾被毛泽东斥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这无疑也为其他国的人增加了谈资。编 辑/石用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