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工程主要由鱼嘴引水堤、沙飞堰溢洪道、宝江口进水口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河流自动导流、自动排沙、控制来水的问题,消除了洪水,使川西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目前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多个县,1998超过1000万亩。都江堰风景优美,文物古迹众多,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雷关、李堆公园玉雷山公园、灵岩寺等。
都江堰是一项伟大的古代水利工程,被誉为古代水利的璀璨明珠。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大型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山区。都江堰建成前,每当春夏发生山洪,河水就冲下来。因为河道狭窄,经常发生洪水,洪水退去就是千里沙石。岷江东岸的雷宇山阻挡了河水的东进,造成东部干旱,西部涝灾。
秦向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吸取前人治水的经验,带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总体规划是将岷江分成两股,一股引入成都平原,既能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农田,化害为利。主要工程包括鱼嘴引水堤、沙飞堰溢洪道和宝江口进水口。
首先,李冰父子请来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实地勘察了地形和水情,决定凿通雷宇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用火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雷宇山凿出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形似瓶口,故名“宝瓶口”,从雷宇山分出的石堆叫“留堆”。
包口口引水工程建成后,虽然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但由于江东地势较高,河水很难流入包口口。李冰父子带领众人在岷江上游和离雷宇山不远的河中央修建了引水堰,并在河中央放了一个装满鹅卵石的大竹笼,形成一个形似鱼嘴的狭长小岛。鱼嘴把汹涌的岷江分为外河和内河。外河泄洪,内河通过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为了进一步发挥分洪减灾的作用,在导流堰和排土场之间修建了一条200米长的泄洪道,流入外江,确保内江无灾。溢洪道前建了一个弯道,河水形成环流。当河水超过堰顶时,洪水夹带的泥沙和石块会流入外江河,这样就不会堵塞内江和宝江口的水道,因此得名“沙飞堰”。
为了观察和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雕刻了三个石堆的人像,放入水中确定水位。石马也凿好,放在河中央,作为每年水量最少时冲刷沙滩的标准。
都江堰三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河流自动导流、自动排沙、控制来水的问题,消除了洪水。从此,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该项目至今仍在运行,目前灌溉面积超过654.38+00万亩。
主要景观:
鱼嘴引水堤:“鱼嘴”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因其鱼嘴形状而得名。它高高地耸立在岷江中间,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河。西边叫外江,俗称“金马河”,是闽江的干流,主要用于泄洪;内江,位于东缘山脚下,是一条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
飞沙堰溢洪道:“溢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故又称“飞沙堰”。沙飞堰是都江堰的三大景观之一,看起来很普通。其实它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是保证成都平原不被淹的关键。飞沙堰的主要作用是当内江的水超过瓶口的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会从飞沙堰本身溢出;如遇特大洪水,会自行决堤,让大量河流回流岷江。另一个功能是“飞沙”。岷江从山上奔流而下,带着大量泥沙和石块。如果让他们下内江,会堵塞瓶口和灌区。在古代,飞沙堰是用竹笼和鹅卵石搭建的临时工程;现在已经用混凝土浇筑,保证一劳永逸的效果。
宝瓶口:宝瓶口起着“把关闸”的作用,可以自动控制内江的流入。它是在延伸到岷江的千山(现在叫灌口山和雷宇山)的长山脊上开凿的。它被人为地切割成一个咽喉,控制内江的流入。因形似瓶口,功能非凡,故名宝瓶口。瓶口右边左边的小山,因与山隔,故名李兑。李兑在挖瓶口之前是徐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瓶口因其壮丽的自然景观,被誉为“留桩锁峡”,是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伏龙观:伏龙观位于都江堰市李堆公园内,毗邻深潭。因李冰倒在桩下,北宋初改名“伏龙观”。伏龙观又名老王庙、巩俐祠、巩俐庙。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四川巡抚认为:“吾虽为圣人,不在父前食。情况以公有功:对蜀亦有立功之功,功德可固不待子。今天,我已经忘记了我的祖先,所以我必须隐藏我父亲的困惑。”
二王庙:二王庙是为了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这些建筑位于都江堰渠首的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土地极其幽静。这是一个集寺庙和园林于一体的著名景点。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约1,000平方米。二王庙分为两部分:东部是花园区,西部是寺庙区。整个寺庙为木结构建筑,寺庙完全依托自然地理环境,依山而建,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线对称。上下重叠。雄伟美丽,环境优美。
安澜索桥:安澜桥又称“情侣桥”,是一座闻名中外的古索桥。它位于都江堰鱼嘴引水堤上,横跨内外两河,全长500米。现有桥梁下移100余米,竹木换钢,支撑索的木墩换成混凝土桩。索桥更早起源于川西。安澜索桥修建的确切日期已不可考,但根据华阳国和蜀的记载,李冰是“能干”的。《水经注·河流》一书记载“涪江有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都江堰的修建。“竹”意为竹索,是川西古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所以安澜索桥又叫竹桥、索桥、竹藤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