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杭州博物馆在春节期间举办了一场“快乐的梅花”——梅花书画作品展。展出梅花书画作品120余件,包括明代至近代400余年的名家作品,明代的周之勉、陈继儒,清代的金农、赵,近代的丁福之、黄等。作品形式多样,有立轴、扇面、专辑、专题、风景,大多是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梅花画大多出自民国杭州人梅望阁的主人高野侯之手。高野侯去世后,后人慷慨地将前人留下的数千幅绘画、碑文、拓片、印章、陶瓷等无偿捐献给国家。这种无私分享和传播文化遗产的精神,不包含梅花的高贵?
其中,丰子恺的漫画《三面与友人坐小桌,一面留梅花》,被誉为“伍子胥考”。伍子胥1948,丰子恺住在杭州荆江路(今北山路)85号。画家曾在《湖边夜饮》一文中描绘了小木屋周围的美景。“前天晚上,四个来西湖春游的朋友在我的湖边小屋喝酒。酒散了,明月当空。湖水如镜,花满影。送客人出门,恋恋不舍湖上春月,去湖边散步。刘茵下了一条板凳,等我坐下。我坐下来,想起了小时候在学校唱的那首春月歌:‘春夜有明月,皆大欢喜。每当灯亮的时候,云就在发光。人月相庆,花月生光。有酒就不能喝。让我们举杯向大厅致敬。“我觉得歌词温柔真诚,太可爱了!我现在是小学生,唱的歌很浅很俗。可惜我没有福气唱这么好的歌!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湖边小屋”被拆了。
与友人小桌三面坐,留一面梅花是冯先生的名作,也是中国最具文化内涵的作品之一。画中有三个代表古典文化的元素:一是竹子,在民间有着不同寻常的传统文化意味;空心代表一个空虚的心灵;节点是高风亮节的象征;而且是正气、清高、清秀、飘逸,这些都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品质。二、茅舍,茅舍生贵人,板桥生远山。在古代的山水画中,几片树林,几间茅草屋,远山茫茫,隐士、贵士或携童子而行或驻足,或饮酒作诗,总给人一种自然从容、洒脱洒脱的感觉。这里的小屋作为主人身份的陪衬,更加说明这个隐士是一个志趣高远,品行高尚的人。第三,梅花,性格高洁,刚强,谦和,寒中花前开,人间独春。
这幅画最初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意义非常明确。三五知己谈笑风生。虽然还有一个没到,但我们绝不会让青山白云相伴。给和我们是老乡的傲慢的老梅留个座。奉劝世人,与其追求奢华,沦为附庸,不如隐居深山,保持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