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段子大全 - 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校时间缩短。要在缩短的时间内完成之前的教学内容,就要在课堂上高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

初中生甚至部分高中生认为地理是“辅修课”,普遍不重视。而且很多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地理老师,都是其他学科的兼职老师,老师也不重视地理。地理教学会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所以,首先,老师和学生必须认识到地理的重要性。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努力学习,学生要“想学”。

老师要告诉学生,地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文科和理科,与生物、政治、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相关。学好地理可以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地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很有用,比如天气预报、地震、泥石流、全球变暖、环境保护等。这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初中生的第一节课,老师要向学生强调以上两点,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对自己是很有用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地理的价值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想学”。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一切。那么老师一定要真心对待学生,关心学生。在新课程改革中,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得到了强调。教师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尊重和欣赏。只有这样的关系才是和谐的,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教与学。有时候学生对老师有逆反心理。老师抓得越紧,他越不肯学。他们只是不想屈服于老师的威严。所以,只有师生关系变得民主,教师不再优越,课堂气氛轻松,学生才会自觉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感兴趣,他会学得又快又好。子曰:“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这里的好和享受,其实指的是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的课堂效率就可以提高很多。学习兴趣可以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教师首先要对地理感兴趣。老师如果对地理感兴趣,上课就会有激情,就会认真做好每一节课。老师的情绪和行为会感染我们大部分学生。学生听课精力更充沛,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2)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不仅包括地理知识,还包括其他知识,如历史、化学、物理、政治等等。地理知识包罗万象,我们初中生好奇心强,这就需要老师有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老师上课才有话可说,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听”着睡着,课后再背诵。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这种没有活力的课堂。他们会对这种课感到厌恶,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的东西,没有兴趣,所以学习效果不会很好,课堂效率也会比较低。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上课,使他们对地理产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1,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朗朗上口的文字,古诗词的运用也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比如说在说地球自转的时候,可以用“坐在地上行八万里,巡天看千河远”这两句诗的意象,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在谈论天气的时候,你可以用“但是现在我记得那个晚上,那个暴风雨,我想知道有多少朵花被打破了”来表示晚上下雨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天气状况。谈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可以用“四月花满人间,山寺桃花始开”来形容“一山四季”的景观。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多举了。

2.巧用韵文、谚语、顺口溜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更感兴趣的是将一些相关知识编成简洁明快的歌曲,更容易记忆。然后适当引用一些民歌、谚语、顺口溜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谈到内陆地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时,可以引用:“上午穿裘皮大衣,下午穿薄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形象地描述了内陆地区温差大的特点。说到内蒙古高原,可以用“蓝天白云飘,白云下骏马跑”来形容内蒙古高原的景观特色,形象生动。说到长江,你可以用下面的顺口溜:脱脱河,长江的源头,从格拉丹东山流过。青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和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进入东海。宜昌湖口上下,黄金水道6300。这首顺口溜告诉了我们长江的源头,干流流经的11省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注入的海洋,这么多的知识点。用几句简短的话概括,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记忆。

3.借谜语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喜欢猜谜语。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谜语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谈论宇宙、天体、太阳等知识点时,可以用下面的谜语:“说它有多大,太阳、月亮、行星都包含在内,没有人知道它的始末,也没有左右、上下”(宇宙),“千星万星,北极星明亮,它给你指路,所以夜间航行不需要火”(北极星),“有一个老人,黎明时出来。还可以借用以下谜语:“一路平安”(旅顺)、“船出长江口”(上海)、“开信”(开封)、“航空码头”(连云港)、“整体整改”(大理)等等。这些谜语本身就很有趣,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当,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穿插有趣的故事,利用地理漫画进行教学。

学生,无论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终究还是“孩子”。都是童心未泯,好奇心强,大多喜欢听故事。如果老师整节课都讲故事,他们会很开心,很感兴趣。但整节课讲故事并不实际,但可以穿插一些小故事,可以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密度流,可以引用“1944年6月,在德军的严密监视下,英美联军的潜艇在地中海深处成功利用密度流,关闭发动机,借助洋流运动的水力,成功躲过德军的监视,实现了诺曼底登陆,成为二战的转折点”。这个小故事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会对这个知识点感兴趣。另外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地理漫画辅助教学。有一些热点环境问题,如植被破坏和环境污染。这类漫画也很多。比如在谈森林资源的利用时,可以选择《鸟的悲哀》这幅画。屏幕上,鸟儿恳求道:“请带我走吧!”看完这幅画,同学们可以理解,由于乱砍滥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使得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动物失去了栖息地,于是小鸟恳求工人们把它带走。漫画直观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运用电化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也被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优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们在高中必修1第一章讲地球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宇宙、地球、太阳、银河系,全部展现在学生面前,配合动画效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亲身体验,感受宇宙的浩瀚。比如说到初中聚落,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世界各地和中国各地的聚落景观,还有很多其他的例子。

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课堂效率就会提高。

(四)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开展课外活动,把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调查研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让学生调查家乡河流的污染情况,让他们找出污染的来源,然后让他们想办法解决污染问题。学生只要认真去做,就会感受到河流污染的严重性,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总之,兴趣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真正学好知识。正如德国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能力,而在于启发、唤醒和鼓励。”地理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教师的激励,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四,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鼓励主动探索,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可见,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有效掌握地理知识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地理知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学生学习起来很难,但如果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1,引导学生阅读

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课本,因此学会阅读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和途径。这里的“读”不是简单的一字一句的读,而是真正的掌握知识。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理顺地理知识的结构,明确重点地理知识的联系和因果关系。

通过不断的阅读指导,学生最终可以自己制定学习大纲,自己制作图表,自己提问,争取独立得到更好的答案。

2.引导学生阅读和使用图片。

地图是地理的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能看懂地图,就是能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和掌握地图。比如你看到地形图就能知道这是盆地,这是高原。所谓地图,就是根据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颜色来解释各种地理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地图上看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和地形,就可以说明它的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畜牧业、交通运输的大致情况。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地图的各种常见符号和颜色联系起来说明问题。

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和方向。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要素,才能看懂地图,这是基础。因此,必须让学生记住这些基本内容。其次,要经常拿出地图来用。有些同学上课从来不带地理地图册,简直低估了地图的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找看图的机会,例如,谈论一个城市或国家,让学生在图上指出来。让学生尽可能经常地分析地图。最后,多做测绘和分析地图的练习,让学生自己画地理图。如:温度曲线、降水量直方图、人口增长线图等。

3.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但实际上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教学中要学以致用。举个例子,当我们谈到季风气候的时候,可以联系我们当地的气候特点,提出为什么我们地区夏天容易发生洪水的问题。谈论交通工具时,让学生谈论如何从美国乘火车到上海等等。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态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好方法。

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果会学,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高效率,教师要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当好引导者和促进者,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学习,有利于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掌握对自己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