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价值取向
教学导入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导入或教学情境的质量和品位,促进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我在教培根《论美》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准确把握内涵,在网上截取了一幅介绍“整容美”的漫画。我让学生们根据漫画的内容谈谈他们对“整容美容”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经过针锋相对的讨论,学生对“美”的内涵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理性的层面解读课文,使导入语与课文内容有机联系起来。这不仅有效地为学生理解文本铺平了道路,也促进了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导入的重要价值在于“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苏霍姆林斯基)。有位老师在教林雪山神庙的时候,先依次展示了鲁、jy、宋江的画像和他们的绰号,然后展示了画像中隐藏的林冲的绰号——豹子头,然后转向课文的解读,让学生思考:林冲为什么要叫豹子头?这篇导论对文本解读有什么意义?对「学生的理智与心智」的培养有什么作用?这不是解读课文,而是讨好学生。这种介绍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没有任何美感,也没有任何价值取向。
第二,应该有认知趋同
导入的语言和文本内容之间应该有密切的关系,即衔接。周在《谈语文教学的内容》中指出:“教师的说话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教师的提问要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究课文的意义或含义。”也就是说,教师引发的问题和学生学习的内容要趋于一致。一位老师在教《顶碗男孩》的时候问了这个问题:“你看过顶碗杂技吗?你觉得顶碗杂技怎么样?”在充分阐述学生主观感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中,趣味性十足。由于学生的感性经验与文本内容的相关性,师生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同样,在教授舒婷的《双桅船》课时,如果学生对模糊的诗歌知之甚少,教师可以在介绍诗歌时,帮助学生认识他人,讨论世界。摘要:本文介绍了朦胧诗的特点、诗歌产生的背景以及诗人的写作风格,让学生与朦胧诗的学习建立一些联系,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当学生对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理解模糊或有障碍时,教师可及时运用类比,提醒学生《诗经·甲戌》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进而引申到对“岸”、“灯”、“船”等意象的理解,水到渠成。
3.有审美情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启示我们,导入也要有审美意识。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欣赏、感知和评价。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之秋》时,一位老师先展示了一幅独自赏秋的意图图,然后老师问学生:为什么作者用了“故都之秋”这个标题,而不是“北平的秋天”?学生回答:《北平的秋天》清澈直白,《故都的秋天》清澈深沉。具体来说,“老”和“故乡”的“老”、“故人”的“老”都含有“老、旧、前”的意思,用“故都”修饰“秋”,包含了作者对北平秋天的无限眷恋。《北平的秋天》属于客观冷静的叙事,缺的是深情。(见王能贤《情真意切》)教师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故都之秋》作为题目的深刻含义和独特美。这样的介绍是不是很美!
4.有文化含量
语文教学不仅是为了积累知识、培养智力,更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文化素养,所以在教学中引入文化内容是必然趋势。
尤其是注重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在教王实甫《送别亭》的时候,用了这个引子:宋代婉约词人《雨与雨》中“情自古伤别离,忽秋节更甚”来写别离之悲,《送别亭》也表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朱先生说:“再会长亭,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一幅飘逸的水墨画,一曲惊心动魄的送别曲,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享受。”虽然没有曲折的戏剧情节和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但19首歌词在《西厢记》中颇具代表性,艺术手法精妙,历来被视为离愁别恨的绝唱。然后我提出一个要求:请同学们用李清照的《声慢》这首诗来概括《再会亭》的情感基调和情感内容。同学们一下子捕捉到了情感的基调:搜索,冷冷清清,悲凉凄惨;情感内容:这一次,多么悲伤的一句话!学生对戏剧情感基调和内容的及时把握,离不开教师对文化内涵丰富的导入的运用。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导入的设计。它是引导学生发掘文本“教学价值”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体现教师正确处理和使用教材、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的设计不是随意的,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价值导向、认知趋同、审美趣味、文化含量”是导入设计教学必须遵循的四个原则。
朱锦清,一名语文教师,现居上海。本文由王玲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