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笑话故事 - 彼得漫画的国际影响。

彼得漫画的国际影响。

1955德国应邀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他先从北京南下广州,再经杭州、上海、南京、天津北上北京,再到抚顺、沈阳、鞍山,一路上画了很多速写。访问期间,他拜会了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并与当时的漫画编辑部成员(包括米谷、张乐平、、安等人)举行座谈会,进行艺术交流。回国后,他还用德语和丹麦语出版了300册访华速写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彼得漫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他的作品为电影、芭蕾、哑剧甚至小规模的文学节目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比如苏联就把彼得的很多连环画改编成各种剧本,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其中著名的哑剧《生动》是根据他的连环画《告白》(见第54页)改编的,连环画还被改编成了两部漫画。苏联功勋艺术家阿塔马沃夫在拍摄动画片《长凳》的过程中,被彼得的艺术折服,多次称赞彼得是“一名优秀的动画师!”此外,《板凳》被列宁格勒舞蹈学校改编成芭蕾舞剧,导演列昂尼德·雅各布森获得一等奖。

民主德国电视台曾经介绍过彼得,彼得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他们不仅介绍了彼得的漫画作品,还介绍了他的创作过程。彼得站在一块透明玻璃后面,把笔换成了口红,一边画一边告诉观众他为什么要这样画。这些漫画都是人们关心的时事问题,具有尖锐的讽刺意味。电台也多次采访过彼得。彼得反复说:“我读书的时候用画逗同学和老师笑。现在我有几十万观众,我画的内容有明确的方向:反对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而战,反对战争,争取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