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知音漫客一个刊物上,作品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所以很难说一个刊物的水平如何。但要说平均水平的话,整体来说,稍微高于平均水平。
故事上,基本上与国内其它杂志的故事水平相当,都是不考虑读者,不表演人物,单纯推动事件的故事水平。这个状态的故事也算是国内漫画的一般水平,大多数作者都是如此。一方面,这是因为在国内漫画是只有简单推动事件的故事是“受表扬”的——虽然读者没有什么兴趣,但作者做这样的故事会比较不挨骂,比较安全。另一方面是编辑推荐这种状况的故事,第三是作者普遍对故事的了解和水平有限。
分镜上,情况也和故事相当,都是平铺直叙的状况,叙述顺畅而没有表演性,都是简单地分几道横格,然后再切断几道竖格,方方正正。原因和故事也是相同的:第一是做这样的分镜会受表扬,而使用更活跃的分镜会被批评从而腰斩。第二是编辑鼓励这种分镜作为风格。第三是作者普遍分镜水平不高,偏向于这种四平八稳不易出错的方法。
效果字应用上,水平差。因为知音的连载过于强调方方正正,特效和效果使用限制太大,不如国内大多数漫画。
构图水平上,相当高。这方面是知音漫画的优势所在,对构图和光源比较讲究。这方面会做得比较好,主要是因为知音漫客作者中,插画作者占得比例比其它刊物大,更重视插画技法的应用。
走形率上,强于平均水平。全刊基本没有特别别扭的走形,或者持续的走形。
画面细节上,得分两处说。如果说效果,在全国算是顶尖的。如果说水平,属于中等偏下。因为知音的漫画,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人多。在一部漫画上可以投入数量巨大的人力,一起来制作,所以细节当然可以做得很细,十几个人二十人做的一个漫画没法不细,但这只是人力多的结果,并不能说明作者水平高。从另一个角度说,十几人二十人才做成这样,那这些作者拉出去跟自己画的作者单挑,基本是没戏的。
综合来看,知音的风格是简单、机械、死板、人力投入大、重视从插画行业“转业”来画漫画的作者、强调画面细节、其它方面要求尽量单调平直不惹事。这种发展方向是过去几年漫画市场选择所决定的,无可厚非,但具体说水平,应该属于略高于国内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