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北欧神话和圣人都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圣诞老人。
也许令人惊讶的是,现代圣诞老人诞生在美国。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荷兰移民将辛蒂格拉斯和圣尼古拉斯的形象带到了纽约。据说荷兰移民圈里的圣尼古拉斯形象有一些我们现在看到的圣诞老人的元素,但仅限于荷兰移民的小圈子。
第二阶段,1822年,诗人兼神学家克莱门特·克拉克·摩尔(1779-1863)写下或翻译了《圣·尼古拉斯的来访》这首诗(见附件),据说这首诗更常被称为“圣诞前夜”。在这首诗中,圣尼古拉斯(=圣诞老人)的形象第一次具体化了:一件皮衣(覆盖着煤灰而不是红色),一个大腹便便的肚子,一张红脸,一把白胡子,一个樱桃鼻子。
第三阶段是美国内战时期1863刊登在《哈泼斯周刊》上的漫画:营地里的圣诞老人,一个小老头给林肯总统领导的北方军队分发礼物。作者是一位讽刺漫画家,名叫托马斯·纳斯特(1840-1902)。美国内战在两年后结束,但一个接一个,纳斯特描述的圣诞老人比其他任何漫画家描述的圣诞老人都更受欢迎。然而,包括赶到军营的圣诞老人在内,在最初的作品中,圣诞老人还没有穿上标志性的红色礼服。即使在包括纳斯特在内的彩色漫画中,圣诞老人也大多穿着蓝色和红色的衣服。纳斯特的圣诞老人是在1881才穿上酒红色衣服的。
为什么圣诞老人要穿红色的衣服,据说和他的原型圣尼古拉斯有关,因为圣尼古拉斯生前是一名主教,主教的衣服是红色的。
第四阶段是红衣圣诞老人的普及。这要归功于可口可乐的一则广告。可口可乐公司在20世纪20年代首次将圣诞老人作为广告,但当时的圣诞老人形象并没有脱离纳斯特的漫画,更像是一个矮小的精灵。1930年,可口可乐公司广告中的圣诞老人离真人更近了一步,受到广泛欢迎。于是在1931,受可口可乐公司委托,漫画家Haddon Sundblom(1899-1976)画了一张。之后,Sundblom的圣诞老人随着可口可乐的流行,流传到了地球的很多角落,最后成为了现在的圣诞老人。
虽然很难相信,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圣诞老人,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运作的产物。这也可以看作是美国文化渗透力极强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