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神经外科笑话

神经外科笑话

案例一:

科室收住了一位85岁的老太太,脑出血,处于昏迷状态,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CT显示的出血量已经达到了需要进行"微创钻孔引流术"的程度。医生第一时间与所有陪同在院的家属做了沟通,家属却不同意手术,并且表示,愿意承担一切由此带来的后果。

老太太儿子已经去世多年,长期以来一直跟孙子住在一起,生病后的她由女儿和孙子轮流照顾。由于老太太的出血量已经影响到了呼吸功能,医生不得不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式让她的生命继续。

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前提是要建立辅助呼吸所需要的人工气道,老太太的家人选择的是经口气管插管。当气管插管应用了一周以后,医生建议家属必须要行气管切开时,同样遭到了家属的拒绝。

家属说:在现有治疗措施下,能让生命维持多长时间,就维持多长时间,如果没有效果,我们也算给老人治疗了,如果实在不行再拉回家时,亲朋好友也不会再议论什么了。

案例二:

从急诊重症监护室转过来一位90多岁的老太太,带有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老太太在急诊已经住了十多天了,转到这里只是看中了我们这里可以有一人陪护的"优越"条件。

由于长时间的带着气管插管,老太太颜面部固定插管粘贴胶布的地方出现了明显的红色印记,再带下去恐怕就要出现溃烂了。而且,吸痰的时候明显能够感觉到,吸痰管道插入时气管插管终端的不顺利。

医生建议家属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以保障病人呼吸道的畅通,保证机械通气的正常运行。家属问:如果我们给老人做了气管切开,病人就能度过眼前这一关?会苏醒吗?

针对家属的问题,医生举了一个非常形象贴切的例子,医生说:治疗疾病的过程就跟孩子上学的过程差不多,从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经的过程,那你说,上了高中,就一定能够考上大学吗?显然是不一定且谁也不能保证的,最终的结果要看这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根据老太太的情况,现在已经到了该上高中的阶段,假如你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不肯努力向高中迈进一步,那就连考大学的机会都没有,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医生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家属表示也能理解。但是,他们坚决不同意再采取任何进一步的治疗措施,也不放弃对老太太的治疗,他们让医生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把老太太的生命维持下去,至于维持到哪一天,就要听天由命了。

点评:

不知从何时起,科室收治的80岁以上的高龄脑出血病人增多了,这类病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都伴随着心脏及其他各类脏器功能的衰退,液体不敢输快,拍背不敢用力,就连做起口腔护理来,都怕一不小心就会碰掉那些早已松动且左右摇摆的牙齿。他们就像一块只可远观却不敢触摸的珍贵玉石,生怕触碰到了一不小心就会粉碎,让医生护士做起事来必须三思而后行,加倍特殊对待。

由于年龄的原因,高龄脑出血病人恢复起来比起年轻人更是难上加难,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在脑出血累及呼吸功能的情况下,必须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才能维持血氧饱和度处于正常水平。而呼吸机辅助呼吸,前提必须要有建立好的人工气道,或经口气管插管,或者经颈部气管切开。一般情况下,在医生与家属一番声色并茂的沟通后,家属都会选择创伤较小,老人受罪较少的气管插管,而不去尝试需要动刀才能完成的气管切开。

可是,气管插管只是暂时应急状态下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如果病人一直昏迷下去,气管插管无法在短时间内拔除的话,为了保证呼吸道的长久通畅,最终还是要走到气管切开这一步的。

不管躺着的人是否真的有感知,活在他们身边的亲人还是要认真的活下去,还要在生命的渡口进行着坚持与放弃之间艰难的选择。

说是在选择,家属们实则早已有了自己心中的打算。面对8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选择几乎都惊人的一致,那就是在最基础的抢救措施能让生命维持的前提下,不再采取任何一项医生提出的进一步的治疗方案,这种维持直到老人生命的结束那一刻,或者直到他们主动放弃治疗的那一天。

在呼吸机开始不停的运行之下,老人各项生命体征可以暂时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然而,几天过去了,一个星期过去了,病人的病情并没有明显看得见的起色,那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下紧闭的双眼并没有想要睁开再看一眼眼前的亲人、看一眼这个让他生存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的意思。他们仿佛不再留恋这种用一次次被动吸痰,被动呼吸才能够多留一会儿的日子,他们不想在经历他们那个特殊年代才有的风霜雨雪之后,还要在生命的终结点经受以前困难时期都未曾经受的磨难,他们静静地躺在床上,固执的活在自己那个未知的世界里,任凭身边的亲人怎样用力的呼唤。

脑出血,一个一旦昏迷后就很难苏醒,却极易留下后遗症的疾病,年轻人在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治疗方案前提下,短时间内都看不到明显的成效,更何况病人是年龄如此之大且家属不再配合医生完成治疗方案的呢?

我们常常安慰病人家属,神经外科昏迷中的病人病情,要看有没有效果,不能按天看,要按星期甚至按月来看。因为在发病最初几天时间里,由于脑水肿的逐渐加重,病人的病情不但不会看到明显好转,还会有看起来越来越重的迹象。

面对疾病这样的特点,在医生治疗方案上选择停滞不前的家属们,你拿什么让老人病情出现转机呢?

既然选择了不再继续实施医生的治疗方案,何必让老人再接受疾病的折磨呢?

也许有的家属会说,让老人多维持几天,是为了在老人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让身边的子女能够尽尽孝心,以求能够心安理得。

也许有人说:假如不给老人治疗,不让老人在医院住上几天就拉回家,家里的亲戚邻居会笑话我们子女没有孝心的。

可是,孝心有很多种,如果生命不能逆转,如果只能依靠机械通气才能让生命继续,那么,让老人无痛苦的离去,何尝不是一种老人期待的孝心呢?

心安理得与外人的看法并不重要,真正能够做到为一生操劳的老人好,做到问心无愧,才是对老人最大的孝心与安慰。

这些依靠各种仪器及各种管道才能维持下去的老人,自己毫无知觉,被动的承受着这一切。如果老人本人能够选择,他是否愿意这样毫无意义的生存下去呢?

琼瑶说:“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是啊,活着的时候,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到离去时,悄悄然,无声无息。不给家人添麻烦,不让自己无尊严。如果用满身管道换来的只是一个躯壳,毫无质量可言,那还不如飘然落地,化为尘土。这样对于老人来说,是不是更具有人性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