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费正清笑话

费正清笑话

#教育# 导语动手能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我国被长期忽视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的学习是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新编小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动手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为此动手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内容是 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一、历史原因与社会导向的导致的偏差。

 中国的传统本身就不重视劳动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中国曾经是个等级社会,等级社会主要看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在那种生产力发展有限,剩余产品匮乏,又没有竞争性评价体系的时代,一个人也只有通过获得比别人高一点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才能获得比别人优越一点的生存条件。几千年来的传统是“中国的理想绅士地位高到毋需进行生产的程度,他们可以专门享清福,并从事象征这种清福的文雅活动。人尊敬的是优游岁月的人,而不是在忙得不可开交的殊事务活动中干得比别人出色的人。”(摘自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样的社会传统注重只能是看不起体力劳动,认为体力劳动是卑鄙者的活儿,同时连最起码的生活能力也丧失了。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对于这一点看得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我的后半生》中的溥仪在监狱服刑的时候,开始的时候连衣服都不会穿,就是对上述内容的注解,地位尊贵的人的生活起居都是有人服侍的,不劳自己动手。

 同时社会上有文化的人却又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很多事情书生是不屑于做,也做不了的,如果书生不能凭借自己手里的文化谋生,会连起码的生活也维持不了。但是就是这样,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鲁迅的《孔乙己》就是对这样背景下的文人也即书生的最准确的描写,没有别的出路的文人的生活是最惨的,连维持生计也难。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也在这样的传统中被轻视了。

 同样,传统的私塾也是不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教育的对象——最后是文人,“因此文人便非常重视那些表示其学者身份的标记:穿长衫和注意文士生活上的种种礼节,以致没有时间去从事体力运动。”(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而作为支撑整个国家经济基础的劳动人民,只是作为社会的底层而生存的。在那种背景下,生产者、劳动者总是处在从属的、低下的位置。是被压榨和盘剥的对象,一生的遗产往往只是劳累与贫穷。这样的社会现实的最后的结果引导大家看不起劳动者、生产者,看不起劳动者、生产者需要的技能素质,导致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就是今天,还是有这样的潜在的思想在的。这也是造成选现在的家庭、学校不重视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原因之一。即使现在时代不同了,但是观念的转变还是很艰难的一个过程,人们在潜意识里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还是被传统的思想所束缚。

 二、家庭教育的偏差。

 家庭是训练孩子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主要场所。但是当今的家庭教育并不理想,一项调查发现,家长在孩子自理生活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上存在三种态度,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一是对孩子过度宠爱,不忍心让孩子自己动手;二是认为孩子年龄小、能力差,以后再学习也不晚;三是怕麻烦,与其让孩子慢慢学,不如自己替他做。没有及时对孩子进行生活自理教育,或采用简单的包办代替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许多家长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缺少学习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缺少家长的鼓励和引导而产生畏难情绪。对家长的以来心理,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的需要,阻碍了孩子生活自理经验的顺利活动。因此,就造成了孩子参与自理生活的积极性会非常高,但自理生活能力却很低的状况。

 1.溺爱过度。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成为全家的“中心”,不少小学生,在生活上由父母“包打天下”,6岁的孩子鞋带散了不会系急得直哭;9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闹出将内衣当外衣的笑话;10岁孩子要妈妈喂饭。这些也不是个别的例子,有些甚至是常见的。因为,以开头所举例子的的家长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家长不少,每年都可以看到一些极端的例子,同时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些能力不强的问题。有的父母自己没时间带孩子,就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将孩子完全交给爷爷、奶奶照管弊多于利,因为几乎是所有的爷爷、奶奶,都比做父母的更容易娇惯孩子;如果爷爷、奶奶的文化素质不高,心理素质也不好,根本就不具备教育孙子、孙女的“资格”,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上都是欠缺的,甚至发生更大的偏差。

 2.智育第一。为了最终的目标——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好的大学,学生从小就处于紧张的学习之中,学这个,学那个,考这个,考那。。许多家长把全部爱心、过剩的精力、大量的资金倾注到孩子身上。但是倾注的中心一般是孩子的智力投资,很少有人在孩子的其他方面做投资的,特别是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上。从小被挤占了休息玩耍的时间,来争取将来能考取高分。为了给孩子节省时间,紧张的学习也使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和动手做事的时间变得很奢侈,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做这些。很多事情家长替代了。和家长交谈起来,最经常最容易沟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从来没有哪位家长能提到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情况。一旦提起让孩子在家里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家长几乎都是一样的强调:我们不指望他在家里干这个干哪个,只要孩子学习好了,我们就谢天谢地了,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用他干。孩子伸手衣来张口饭来的习惯可是家长一手“培养”的,对孩子进行全包服务。丧失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从而丧失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创造能力和责任心义务感。

 3.孩子的动手操作敏感性降低。《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8岁的小豆豆觉得玩的就是钻篱笆了。以至于每天的短裤都被篱笆撕破,但妈妈从来不责骂她,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让孩子能玩个痛快。这要是在中国,就是让人不可思议的了。

 本人在一年级做了一个试验:三个班有多少学生会系鞋带。调查的结果是:13人,总数是160人。再看看他们的鞋,穿有鞋带的鞋子只有5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确实是很差的,连最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具备。我花了一个课时的时间教学系鞋带之后,还是有很多孩子不会系鞋带,因为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太差了,学点操作上的技术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教师费上很多力气也教不会。虽然大部分学生觉得学这个很新鲜,有的学生学会很快,但是一些平时缺少训练的孩子和一些操作敏感性较低的孩子在老师教学系鞋带时表情木然,学了好久也没有学会,老师教的一些很简单很基本的动作都令他觉得困难。因为他们平时这样动手的机会很少,受到的训练也很少,致使孩子没有意识到自己要学会做这些,这对于他们是最基本的本领,是生活的基础。从根源上说,这也是父母比较忽视劳动教育的后果。

 如果家长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能满足孩子的动手*,那么孩子日后学习各种动作技巧方面的东西就容易多了。一位妈妈在她的女儿3~4岁时就拿着把菜刀切东西玩,特别时切西瓜皮,孩子的操作敏感性培养起来了,结果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就对做菜啊,切菜啊挺有兴趣,有时自己能解决一下吃饭问题。孩子做手工啊什么的东西时一般都比较灵活有创意,做的东西也比较精巧,训练孩子其他的生活自理的技能也很容易。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入学后独立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也较差,易产生挫折感、失败感。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心理素质的发展。如:独立性、操作能力、自控能力等,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日后的各方面发展。

 三、学校教育的偏差。

 学校忽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现行学校教育的现状以智力教育为主,学校在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上花费的资源还是时间都是比较有限的。

 一位教师在上一堂数学课时遇到的事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操场上《土地面积单位》这一课,准备好:卷尺,标杆、测绳等测量工具,学生迫不急待地排好队伍来到操场上,脸上流露出少有的开心劲。在教师是讲述了测量土地常用的工具:卷尺、标杆、测绳,并告知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工具之后。让学生试着用以上工具来丈量操场上两端的距离。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卷尺去量出操场两端的标杆之间的距离。但这时,竟然发现许多学生不知道如何用卷尺测量距离。也有许多人不会看卷尺上的刻度。

 连最起码的学科学习中的操作也不会,更不用说别的操作也动手能力了。

 我在一个私立学校里听过一个日本学者的讲座,这位学者讲到,看到中国的幼儿园里的小朋友衣着整洁漂亮,不太理解,因为日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时,一天得换5套衣服,一天到晚,日本的孩子在幼儿园只要是玩,不是学习。但是在中国,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这些都很难做到的。在幼儿园,课程的设置也是念,画,唱,写,算,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玩耍的时候也是以看电视,玩积木什么的为主,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不多。小学就更不用说了,以一所普通小学的三年级为例,每周语文7节,数学4节,体育、音乐、美术各两节,品德与社会两节,劳动与技术一节,其他还有一些是自修课,读报写字课,课外活动等课。能用于学生动手能力、动作能力的课主要是体育、美术、品德与社会等课,但是这些课中真正有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动作能力的时间与训练并不多。一天到晚都是紧张的学习,有时候学生的休息玩耍时间都是被占用的。作为最重要的劳动与技术,带学生实际操作的条件不多,大部分的时候是纸上谈兵。我曾经教三年级的学生折衣服,发现真正会折衣服的学生很少,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数,而且也是学生自以为会折,不一定是真的会。在师资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学校砍的就是《劳动与技术》这一门课了。

 所以,在学校没有可以让学生放手玩耍的空间和时间,也没有受到有效的进行动手操作的训练。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都是以智力教育为主,每天让学生读写背记为主的学习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学校里也没有作为劳动的场地也极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对于操作的敏感性和动手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本次课程改革,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让孩子去适应社会,适应生活,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00多名少年儿童所作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动手能力强的孩子与不爱动手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这似乎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动手能力与孩子的成才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也启发我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去认识动手能力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学会生活就是得具有起码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无论何时,这一点都是不会改变的。随着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的不断提高和课程改革的深化,我想是可以慢慢改变以上所说的现状的,使每一个人最终都获得的发展,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