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赫鲁晓夫为什么叫“玉米机”

赫鲁晓夫为什么叫“玉米机”

一、赫鲁晓夫强力推行种植玉米本身就是一个历史的笑话,他还被本国人民讽刺为“玉米棒子‘。他不是因为喜欢玉米,而是好大喜功,滥用个人权利的缘故。

二、详解如下:

1、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一把手后,大力进行农业改革,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种植玉米的运动。赫鲁晓夫在改革调整农业过程中,办了不少欠考虑、主观盲动的事。他看到美国种玉米对发展畜牧业收益甚大,就不顾苏联的条件如何,强行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1953年,全苏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赫鲁晓夫却要求到1960年扩大为2800万公顷,八年中要增加七倍。这项规定导致灾难性后果。玉米是干热气候作物,而苏联很多地区日照量不够,玉米经常结不了穗。庄员消极抗拒。播种玉米最多的一年是1956年,其面积达到930万公顷。赫鲁晓夫下台后,一些有种玉米传统的地区也拒绝种玉米。1965年,全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只有320万公顷,低于1953年的水平。赫鲁晓夫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的计划彻底破产。

2、相关的故事如下:

“苏联人民对中国,对我们留学生都非常友好,我们回国时,他们都恋恋不舍;可是苏联领导人在人民群众中则没有威信,大学生们给赫鲁晓夫起了个外号,叫他‘玉米棒子’。”我咽下一口饭,讲了起来。

“为什么叫他‘玉米棒子’呀?”毛泽东听后,很感兴趣,笑得几乎喷出饭来,插问道。

“赫鲁晓夫去了美国访问,在美国看到了美国人种玉米的好处,他认为找到了发展农业的道路,回国后便在苏联推广种植玉米。但是,因为苏联的多数农业地区的气温偏低,无霜期短,天寒地冷,致使许多地方的玉米成熟不了,只好作了青饲料。一段时间,在副食品商店里到处卖冻嫩玉米棒子,并在报刊上宣传煮玉米吃的好处。所以每当赫鲁晓夫发表广播演说时,大学生们就带着讽刺的口吻喊:

“听啊!‘玉米棒子’又讲话了”,嘲弄他在农业上的失败。

三、必要补充:

赫鲁晓夫特别热衷于玉米的种植,曾说道:“玉米能够让我们创造出奇迹”。“我是玉米的强烈拥护者”。因此,为解决粮食问题和牲畜饲料问题,他不顾苏联的自然条件,强行扩大玉米种植面积,结果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