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伤痛敏感处,勿做有口无心人。
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有口无心!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之间的道歉也经常会这么说:我当时真不知道你生气了,只是随口那么一说,没别的意思。
“有口无心”这四个字,乍一看的确诚意满满,但却禁不起推敲,更像是一种对失误的辩护。辞不达意的情况是存在的,但伴侣之间的无心之失,往往会给对方带来巨大的伤害。
面对所爱之人,我们通常不愿掩饰感受,所以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无心的言行而伤害了对方。这些偶尔的刺痛,往往是表面的,转瞬即逝。
然而,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特别敏感的地方,它是一个情感的痛处,经不起触碰。一旦这个痛处被戳到,所流的血会蔓延到整个关系中,导致我们失去情感的平衡,一头栽进无休止地争吵和冲突之中。
这个“伤痛之处”究竟是什么?EFT(情绪聚焦疗法)的创始人苏约翰逊博士将其定义为:
在一个人从过去到现在的依恋关系中,由于依恋需求不断被忽略、漠视、拒绝而积累起来的敏感反应,导致这个人产生“双D”的感受,即情感上的被剥夺(Deprived)与被遗弃(Deserted)。“双D”是所有伴侣都可能会有的伤痛之处。
这些敏感的痛处往往来自我们过去与重要他人关系中的创伤,这些他人中首要的便是父母,此外还包括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当然还有过去与现在的亲密爱人。
当然,痛处也可能在当前的关系中产生。即使目前总体上还算幸福,但如果在情感上感觉到被剥夺或被遗弃,也有可能产生痛处。它可能会发生在重大的变迁或危急关头,如生孩子、大病或失业等,此时若得不到对方的支持和回应,这种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此外,痛处也可能会来自于伴侣长期的漠视,爱的缺失会深深刺透我们的痛处。
有两个迹象表明你或伴侣的痛处已被触碰到:
第一,你们对话的情绪和语气瞬间急剧转变。例如,你和对方刚刚还本开玩笑,现在却有人心烦意乱或者勃然大怒,或者正好相反,有人变得疏远和冷淡。你感到措手不及,就好像游戏规则忽然变了,却并没有人告诉你受到伤害的一方传递出新的信号,而另一方则在试着了解其中的意义。
第二,痛处受到触碰后的反应看上去有些过于夸张。例如,你可能只是一句玩笑话,但对方却表现得不依不饶,甚至会伤心落泪。可能你会觉得这有些小题大做,但伤痛的敏感处往往就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中被当事人联想起来,从而将个人的情绪转移到记忆的痛苦场景中而无法自拔。
伤痛的敏感处和原始的依恋需求与恐惧突然涌现有关,也和我们突然被最深层、最强烈的情绪掌控有关。若要真正地了解痛处,我们必须进一步去检查这些引发关键性影响的敏感之处,了解其背后更深层的情绪,并且用一种有利于处理痛处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否则,我们就会快速掠过这些情绪,而直接进入防卫状态-通常是愤怒或麻木,这会向我们的伴侣传递出完全错误的信息。在不稳固的关系中,我们会掩盖自己的脆弱,以致伴侣从未看到过真实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