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读书人的鄙视链有多可笑-儒林外史第二回笔记-2020-01-04

读书人的鄙视链有多可笑-儒林外史第二回笔记-2020-01-04

儒林外史的正经故事是以请先生来教学开始的。薛家集上百十口人家虽然都是务农为业,但是他们也还是很重视教育的,商议请一个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周进周先生是一个颇有业绩的老师,他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但是学生却高中,因为认可这个升学率,大家集钱一起请了他来。

周先生来了,读书人的鄙视链随着他的入职仪式的开始也正式清晰地展示了出来。想要看懂他们之间的鄙视链,需要先了解一下再科举时代(明朝),读书人是怎样划分等级的:

等级一: 童生。 他们通过了 县试、府试 两场考核,是读书人的预备役,周先生就是这样一个在县试里得过第一,但是后来却一直没有再升级的老童生,处于读书人鄙视链最低端。

等级二: 秀才 。这些人通过了 童试 ,算是步入了读书人的门槛,进入府、县学读书,所以他们也叫“ 生员 ”,中秀才也叫做“ 进学 ”。这些人虽然等级不高,但是已经开始有读书人专享的政治权利了:见到官员不用下跪、免役免税等等,已经开始是体面人了。

等级三: 举人 。这些人是通过了省城里举办的乡试(秋闱),这个等级就厉害了,可以开始做官,相当于彻底改变阶级翻身做主人,在读书人里相当硬气了。

等级四: 贡士。 做了举人之后如果想要仕途高升,举人们会去京城参加全国性的 会试 (春闱),如果中了便可以成为贡士,登顶曙光就在眼前了。

等级五: 进士。 殿试 顾名思义是皇帝做主考官,这次考试却只是给来参加的贡士们定个名次,不会往下刷人了。(这大概也是贡士这个名称听的少的原因,因为只要成为贡士就可以成为进士了。)这些名词也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皇帝钦点的,叫做天子门生,那是何等的荣耀,算是走上读书人巅峰了。如果可以做到乡试、会试、殿试都能得第一,连中三元,那是巅峰中的巅峰了,真可以说是世间少有了。

了解清楚了这些,我们再回到儒林外史第二回中,且看周先生这一次职场经历,里面出场的三位读书人:周先生本人、入职聚餐上来的梅玖、到学堂避雨的王举人。他们三人对应的读书人等级分别是:童生、秀才、举人。鄙视链非常的清晰,写出来却有一些好笑,

大家特意请来的做陪客的梅秀才,表面上似乎很和气谦让,但是实际上他是着实看不起周先生。在大家见礼的时候,众人道周先生为年长理应受梅秀才一礼,梅秀才赶紧仔仔细细解释自己是考中秀才的人,不用跟周先生这样的老童生行礼的。古人很早就用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所以文中有一个很直观的比喻:女孩出嫁时叫做“新娘”,后来称作“奶奶”“太太”,但是要是给人做妾,就是头发白了,都还是被叫做“新娘”。这是将童生比成妾,秀才比成妻,妾的地位比妻低,就连自尊也要全部抛弃屈居人下才好。难怪周先生听梅秀才这样与人解释,自己也就赌气一定要受他的礼了。

但是梅秀才的骄傲在王举人面前又变得一文不值,“妻妾”位置瞬间对调。王举人与周先生吹牛的时候,说自己在考场里做了梦才中了举人的,听到周先生提起梅秀才也是做梦中了,立刻改口说做梦是不可能准的,为了显得自己比秀才高一等不惜这样打自己的脸。

这样的读书人,再与第一回中王冕的人品对比一番,读书与读书对人的影响竟有了这样的差别。是时候该思考一下,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重要,还是为了“黄金屋”“颜如玉”重要了。

申祥甫拱进堂屋,梅玖方才慢慢的立起来和他相见。周进就问:“此位相公是谁?”众人道:“这是我们集上在庠的梅相公。”周进听了,谦让不肯僭梅玖作揖。梅玖道:“今日之事不同。”周进再三不肯。众人道:“论年纪也是周先生长,先生请老实些罢”。梅玖回过头来向众人道:“你众位是不知道我们学校规矩,老友是从来不同小友序齿的;只是今日不同,还是周长兄请上。”原来明朝士大夫,称儒学生员叫做“朋友”,称童生是“小友”;比如童生进了学,那怕十几岁,也称为“老友”,若是不进学,就到八十岁,也称为“小友”。就如女儿嫁人:嫁时称为“新娘”,后来称呼“奶奶”,“太太”,就不叫“新娘”了;若是嫁与人家做妾,就算到头发白了,还要唤做“新娘”。闲话休提。

荀老爷向申祥甫道:“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再过两年,只怕也要弄到黄老爹的地步哩。”申祥甫道:“他也算停当的了。若想到黄老爹的地步,只怕还要做几年的梦!”梅相公正吃著火烧,接口道:“做梦倒也有些准哩!”因问周进道:“长兄这些年考校,可曾得个什么梦兆?”周进道:“倒也没有。”梅玖道:“就是侥幸的这一年,正月初一日,我梦见在一个极高的山上,天上的日头,不差不错,端端正正掉了下来,压在我的头上,惊出一身的汗;醒了摸一摸头,就像还有些热。那时不知什么原故,如今想来,好不有准!”于是点心吃完,又斟了一巡酒。直到上灯时候,梅相公同众人别了回去。……

周进道:“老先生的殊卷,是晚生熟读过的;后面两大股文章,尤其精妙。”王举人道:“那两股文章不是俺作的。”周进道:“老先生又过谦了。却是谁作的呢?”王举人道:“虽不是我作的,却也不是别人作的。那时头场,初九日,天色将晚,第一篇文章还不曾做完,自己心里疑惑,说:‘我平日笔下最快,今日如何迟了?’正想不出来,不觉瞌睡上来,伏著号板打一个盹;只见五个青脸的人跳进号来,中间一人,手里拿著一枝大笔,把俺头上点了一点,就跳出去了。随即一个戴纱帽红袍金带的人,揭开廉子进来,把俺拍了一下,说道:‘王公请起!’那时俺吓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转来,拿笔在手,不知不觉写了出来。可见贡院里鬼神是有的。弟也曾把这话回禀过大主考座师,座师就道弟该有鼎元之分。”……

王举人笑道:“说起来竟是一场笑话:俺今年正月初一日,梦见看会试榜,弟中在上面是不消说了;那第三名也是汶上人,叫做荀玫。弟正疑惑我县里没有这一个姓荀的孝廉;谁知竟同著这个小学生的名字,难道和他同榜不成?”说罢,就哈哈大笑起来道:“可见梦作不得准!况且功名大事,总以文章为主,那里有什么鬼神?”周进道:“老先生,梦也竟有准的:前日晚生初来,会著集上梅朋友,他说也是正月初一日,梦见一个大红日落在头上,他这年就飞黄腾达的。”王举人道:“这话更不作准了。比如他进个学,就有日头落在他头上,像我这发过的,不该连天都掉下来,是俺顶著的了?”

元明以来职役名称。明 清 赋役制度,以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总甲承应官府分配给一里的捐税和劳役等。 总甲设置的目的主要在于维持社会治安。 明代总甲设置极为广泛,社会治安系统、军事建制、徭役组织以及商税机构等都设有总甲一职。? 明 沈榜 《宛署杂记·街道》:“城内各坊,随居民多少,分为若干铺,每铺立铺头火夫若干人,而统之以总甲。”

旧时官方为某具体目的而填发的固定格式的书面命令,差役执行时持为凭证。

掌管收粮的税吏

舍人,古代官名, 宋 元 以来,世俗尊称贵显子弟为舍人,也称小舍人。对别人孩子的尊称。

出生于五代时期,自幼好读书,勤奋、聪慧有才,博览群书,成为当地有名才子。后晋乡试第三名,35岁时意志满满,进京考试,志在必得。但却意想不到,名落孙山。但梁灏从不放弃,愈加勤奋学习,几乎每届科考均去参加,但却一直不中。五代时期战乱不断,重武轻文,朝代更替频繁,科考制度时断时停。直到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重开科考,此时梁灏已经82岁高龄,但仍去参加,这次终于得中进士,殿试时以其文采及满腹经纶,战胜众多进士被钦点为头名状元,跨马游街,全国上下无不称奇!但梁灏年岁已高,遂自己要求不再做官,宋太祖准其荣归故里,享受俸禄。自头次科考于后晋至宋,其***参加了四个朝代的科考终于实现夙愿。

此后梁灏成为激励恒志,坚持不懈的学习榜样。三字经:“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名词:豆浆

灏,豆汁也。——《说文·水部》

形容词:

水势无边际。通“浩”,又如:灏汗,灏瀚(水势广大的样子。引申为广大、众多的意思);灏茫(水阔大苍茫的样子)

广大 。如:灏漫(宏大);灏噩(博大)

巳时(sì shí),指上午9时至中午11时。如《淮南子·天文训》云:“日至于衡阳,是谓隅中。”故巳时又称隅中。

科举制度中,考入府、州、县学,做了生员,叫做“进学”,也叫做“中秀才”。

1.明清两代指童生考取生员,进入府、县学读书。2.使学业上有进步。

明 清 时代,凡经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秀才,称为“在庠”。庠,古代的地方学校。

信佛的人长年吃素,叫吃长斋。

佛教戒律中规定中午12时以后进食为非时食,称遵守过午不食戒者为持斋,长时如此则谓之持长斋,在我国,持戒者多伴随着吃素(不食荤腥),故民间多谓终年素食者曰吃长斋。《般舟三昧经》:“一食长斋”。《南史》:“刘虬精信释氏,衣粗布,礼佛长斋。”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称为「同案」,称同案的父亲为「案伯」。

西宾(古时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旧时家塾教师或幕友的代称

故师曰西席。——《称谓录》

礼制名。又称“祭丁”。为祭孔之礼。每年春、秋二祭,均在仲月上丁,故称丁祭。

1、谓手执礼品求见。

2、见面礼。

初次拜见长辈所送的礼物

史册,史籍。 《文选·班彪<王命论>》:“全宗祀於无穷,垂册书於春秋。” 李善 注引 张晏 曰:“册书,史记也。”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中世作者,其流日烦,虽国有册书,杀青不暇,而百家诸子,私存撰録,寸有所长,实广闻见。”

册命之书,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等事的诏书。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授君印绶册书。”《新唐书·百官志二》:“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立皇后、皇太子,封诸王,临轩册命则用之。”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册》:“古者册书,施之臣下而已……其目凡十有一:一曰祝册,郊祀祭享用之;二曰玉册,上尊号用之;三曰立册,立帝、立后、立太子用之;四曰封册,封诸王用之;五曰哀册,迁梓宫及太子、诸大臣薨逝用之;六曰赠册,赠号、赠官用之;七曰谥册,上谥、赐谥用之;八曰赠谥册,赠官并赐谥用之;九曰祭册,赐大臣祭用之;十曰赐册,报赐臣下用之;十一曰免册,罢免大臣用之。”

指一般诏书。 《汉书·公孙弘传》:“书奏,天子以册书答。” 明 何景明 《醉歌赠子容使湖南》诗:“冠冕诸邦拱至尊,册书十道开天府。”

明 清 时向官府承包若干户钱粮的税吏。 《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 顾二哥 是俺户下册书,又是拜盟的弟兄。’”

明 清 科举制度,乡、会试卷考生用墨笔书写叫墨卷;然后由专门誊录的人用朱笔誊写,不书姓名,只编号码,使阅卷者不能辨认笔迹,叫做朱卷。 发榜后朱卷发还考生,中式者往往刻以送人。《明史·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録者用朱,谓之朱卷。”

特指中式朱卷文章。 《儒林外史》第二回:“老先生的朱卷,是晚生熟读过的,后面两大股文章,尤其精妙。”

鼎元:状元的别称之一,因居鼎甲之首而得名。状元的资质。

照范本写的字。

典故名,典出《老子·道经·二十章》。”众人熙熙,如享 太牢(即古代 帝王 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 ,如登春台。“指春日登眺览胜之处。后亦有指饭桌。也是古代 礼部 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