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排名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张伯伦排在拉塞尔前面,也有人把拉塞尔排在张伯伦前面,都有他的道理。个人支持张伯伦历史地位比拉塞尔高。
首先,并不是说拉塞尔11个总冠军,张伯伦只有2个,就可以得出拉塞尔排名高于张伯伦的结论的,否则按这样推算,拉塞尔历史地位岂不是要比乔丹还高了。拉塞尔冠军多是因为团队太强了,他还偷走了张伯伦一个MVP,张伯伦1961~1962赛季场均50.2分,25.7篮板的逆天数据,居然常规赛MVP还是给了拉塞尔,拉塞尔的这个赛季仅场均18.9分23.6篮板,号称防守专家的拉塞尔篮板都还没张伯伦多,居然还得了MVP,仅仅因为凯尔特人的战绩更强而已。
拉塞尔的11次总冠军中,查看他这11次总决赛的数据,可以发现他仅有一次是场均得分全队第一,其他时候大多是在全队第三,第四这样,甚至排在第七。他总冠军多是因为当时联盟球队很少,在他那个年代,NBA联盟发展得比较艰难,不断有NBA球队退出加入,整个60年代,NBA球队数量少的时候只有8支,多的时候有10支,这个和80年代的20多支,现在的30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种情况下,比较稳定的凯尔特人,吸引了优秀的球星,形成了强大的团队,才统治了那个时代,这具有其不可复制性。张伯伦个人能力虽强,可也架不住拉塞尔的团队强,比较个人能力的话,张伯伦是全面碾压拉塞尔,不比得分,比得分是欺负他,就连拉塞尔最拿手的篮板和盖帽都不如张伯伦。
其次,联盟为了限制张伯伦,多次修改规则,否则张伯伦怎么也不止2个总冠军。来看看张伯伦是个怎么样的怪物,身高2.16米,臂展2.34米(NBA历史第一),体重127公斤(应该是新秀期的体重,后期应该在130公斤以上),手掌尺寸不详,据说比奥尼尔还大,他的罚球也正好和奥尼尔一样烂,百米能跑进11秒内,跳高跳远数据也非常牛逼,他大学时最早练的还是田径,体力非常充沛。
再看他同时代的对手,实际上在60年代,2.08米的中锋,2.03米的大前锋比比皆是,当时的球员几乎比80年代后的现代NBA要小1号,张伯伦面对他的对位对手,拥有身高优势,体重优势,速度也不吃亏,体力还极为充沛,几乎就是初中生打小学生的概念。他在场均50多分的那个赛季,整个常规赛一***只休息了8分钟。他同时代的巨星穿越到现代的NBA的话,大部分会变为角色球员,而张伯伦直接穿越过来的话,仍然会是个超级巨星。
正因为他如此变态,联盟多次针对他修改了规则,都是不利于他的,比较著名的一是禁止罚球时直接起跳扣篮。实际上张伯伦并没有在正式比赛中用过这招,只是他刚进NBA时,在季前训练中和队友吹牛,说哪天比赛在关键时刻,罚球时要直接扣篮,让对手大吃一惊。不知怎么的传到NBA管理层中去了,直接就出台规则禁止罚球时直接扣篮了(以当时没扩大的禁区来说,张伯伦很可能真能不助跑直接罚球线扣篮,只不过这个很耗体力,真要用也只能在关键时刻用,谁叫他罚球烂得和奥尼尔一样呢)。
二是由于他在禁区内的统治力过于强大,联盟直接出台规则扩大了禁区范围。
第三点更传奇了,针对自己稀烂的罚球,聪明的张伯伦又想出了一招,他罚球时故意往空中一抛,假装投了个三不沾,然后直接冲出去“抢篮板”,然后扣篮。也就是“罚球空中接力”。针对他联盟又出了个规则,罚球时必须在篮球击中篮板或者篮框之后才允许抢篮板,假如最后一次罚球三不沾(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算罚球违例,不许抢篮板,由对方发界外球。
这个规则直接锁死了张伯伦罚球空中接力的可能。因为以张伯伦那变态的身体素质,他罚球直接故意三不沾然后抢篮板,没人抢得过他。而击中篮板或者篮框后才能抢就不一样了,反弹后的球方向不太好预测,其他人才有机会抢夺篮板。
说句不客气的话,巅峰期的比尔拉塞尔直接穿越到现代,以他那小身板,会被奥尼尔和奥拉朱旺打爆,巅峰期的张伯伦直接穿越到现代,他那变态的身体素质在面对现在的传奇中锋也不吃亏,而让幼年的张伯伦穿越到现代,让他接受现代科学的饮食和训练,身体素质会成长得比奥尼尔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