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古代笑话 - 请提供有关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保护的信息。

请提供有关中国和日本传统文化保护的信息。

这是关于传统文化的流失,这涉及到日本。

& lt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失。作者叶楠·藏马

前几天在书房里,我拿起一本四书,翻到第一页,读到两句话:“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新民,在于至善。”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扔进书柜,拿起一本日本漫画,津津有味地嚼到最后。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感叹中国当代青少年(主要是八九十年代)对自己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或者一无所知。回想我前天的所作所为,我不禁感到惭愧。我一直吹嘘自己热爱传统文化,但我正在慢慢放下中国人的这些骄傲。

国庆节,单位邀请我们新来的文员写一篇关于爱国主义的文章。我想,是该堆砌一篇言辞华丽的空洞文章来感叹祖国是多么的美丽壮丽,还是该真正关注一下我们正在慢慢流失的民族自豪感?

台湾省中信商学院院长高振东在大陆演讲时说,“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在哪里?什么都爱国,哪里都爱国!”爱国主义虽小但具体。我们在中国,但有时我们不知道我们国家有什么。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我们太在意别人的东西?爱国其实很简单。最基本的是了解和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渐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几经建构——解构——重建,她生生不息,生生不息,慢慢沉淀。她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对文化的希望,是中国人对文化思想的反思。当我们面对西方文化在信息发达的电子时代泛滥的今天,有多少人能在涓涓细流中坚持下来?

我们81,90后的孩子心目中的传统文化是什么?我觉得不是12女团穿着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台上吵闹地演奏所谓的传统民乐。还是认为鲁迅笔下那个满口“是什么”的孔乙己是代表中国的古代学者?

简单来说,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诗、书、礼、易、春秋”。我用五经这个名字来概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因为它正好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五个方面。“诗”是指从最早的诗歌《诗经》到历代的诗歌、歌曲、古乐。“书”是指历代学者撰写的体现其思想和观点的专著,包括古代学者的人生观和古人的人文精神。“礼”是指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礼法制度、思想教育体系。“易”不单纯指易经,还包括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数学。《春秋》是指从《尚书》到《春秋》的一系列历史专著、《史记》、《子同治简》。中国传统文化涵盖面广,思想博大精深。怎么可能用现代的伪民俗或者一个酸溜溜的孔乙己来概括和表现?

八九十年代的孩子从周杰伦的《直答》或她《长相思》中接触中国古典诗词之美,是不是太晚了?从《诗三百首》到《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全集》,屈原、班固的《楚辞》、《汉赋》都没有收录,《大文豪的骨头是你的画笔》、《魏晋天学派》都没有提及。这偌大的诗国,如何用一首《直答》来表达?现在的我们,是仅仅停留在小学课本里教的“漫无边际的草过平原”或者“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的阶段,还是为了让她开心,而对爱人低声说“两人相爱久了,早晚都会的”?

我们现在还能从那些颓废的声音中感受到古人的优雅和远大志向吗?你知道古龙金庸小说里的“任侠之气”指的是“道在何处,虽千人已去;义举行了,女儿也不会后悔;在爱情的心里,世俗礼仪如粪土;兴,和你喝三百杯”而“侠之大者”是指“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把事抛在脑后,把功德功名藏起来”?大概只有沉湎于江湖恩怨,打打杀杀。

没有“花间自一壶酒”“西窗* * *剪烛”的浪漫情怀,没有“誓扫匈奴不顾身”“醉看刀剑”的豪迈胸怀。如果没有这些古韵的滋养,我们的80、90后是不是只能在欧美嘻哈、日本动漫、韩国风的多袋阔腿裤中展现潇洒不羁?没有任侠的少年轻狂和温柔的少年情怀,我们的青春还完整吗?

有多少人还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孟子的“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天下兴亡不是每个人的责任,而是我的责任。有多少年轻人会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大概只是装酷说一句“我就是我,我喜欢,我可以。”他们只是整天把自己埋在蜡笔小新和机器猫里,拒绝长大。

有多少人还知道“仁、礼、智、信、忠、孝、勇”是什么意思?看完吴宗宪的《我猜》和《周日八点》,我大概只会迷茫的说,哦,台北忠孝路的小吃很有名啊。有多少人会认为“香九岁,能暖席子”是孝顺的表现,大概觉得他好傻。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身体温暖凉席,买个空调?还有谁会认为“七岁能做梨”是中国人的一种谦让和礼让?孩子从小接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达尔文式教育,在沉重的内外教训下不堪重负。谁会说,我不要第一名,我给你!我不知道做一个“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意味着什么,更不要说指望孩子是曹子建、王模树那样的漂亮公子了。现在孩子学习琴棋书画的目的多是为考试服务,没有“为你唱《红豆》”的感觉。

你看不到元宵节的花,你看不到端午的船上挂的香符,你看不到驱鬼的锅,你看不到重阳登高插山茱萸。我们开始相信基督和圣诞老人。我不知道阿福是谁,也很久没有放下爷爷的纸风筝了。在我们看来,传统节日除了意味着看无聊的文艺晚会和多去几天任何地方都是拥挤的假期之外,其他都只是苍白的。传统从我们的指缝中溜走,慢慢流失。

1900年,梁启超写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强”。今天,梁先生那种“希望、进取、创新、异常、及时行乐、狂傲、作世”的青春气质,在我们身上隐约可见,却闻不到中国的气息。纯粹的享乐主义和自大,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支撑,是那么的苍白和轻浮。失落的传统文化应该去哪里寻找?是不是在邻国日本的传统活动中发现的:“哎,这东西是中国唐朝传下来的!切~小日本~”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反思,为什么只在别人身上欣赏过去的精华?蓦然回首,国家已经不是国家了。

永远想着未来,但永远不要忘记过去。用千年的文化积淀充实自己,让我们走得更远。不会被迷住吗?

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丢失。

来源:新华社

好莱坞的到来给我们留下了最大的悬念: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他们会“笑话”或“谈论”我们的历史文化记忆吗?

其实不管是欲望还是想象,归根结底,好莱坞就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探索新题材的冲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追求和攫取利润,是为了分享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而不是为了搞文化保护计划。他们是好莱坞,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标准去看待和改造传统的民族题材,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去运作,推向世界。首先,他们不会“直言不讳”,其次,他们不会“开玩笑”——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象,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在西方说话”,把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变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后现代的电影文本。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改变。

以之前操作的花木兰(见图)为例。《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并不是完全尊重中国“为父从军”传统民俗的范本和版本,而是经过了符合西方人接受心理和习惯的大胆夸张和改编。花木兰在影片中成为了一个典型的言谈举止豪爽,情感表达直白的西方女性,没有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女性的矜持和谨慎。这种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花木兰,不是传说中的花木兰。我用自己的文化想象力和演绎把它装进这个叫花木兰的瓶子里,然后大声呼喊,出口到中国赚大钱。这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对中国历史上这个经典女性形象的认同和接受会有什么影响?当好莱坞相继完成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的“西方理论”后,中国孩子心中的文化景观会是怎样的?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仍然沉迷于制作“笑话”版的宫廷剧和“警匪剧”的模式,被票房和效益淹没,艺术想象力苍白无力,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大大削弱。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的文化资源,我们在金山过着清贫的生活。相比国外艺术家对中国传说题材的热情态度,实在让我们的艺术家汗颜。

此外,与国外同类艺术作品相比,国产历史传说类影视作品大多机械呆板,在思想深度和创意上存在明显不足。比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中,孙膑与庞涓的斗智斗勇,并没有浓浓的《孙子兵法》味道,却穿插了许多浪漫的爱情故事,瑰丽复杂的智勇谋略淹没在带有浓浓现代气息的情感纠葛中,令人大失所望。创作思维的落后,想象力的匮乏,对历史题材的创作态度,应该是好莱坞抢拍中国题材影视剧对国内同行的重要警示和启示。

好莱坞虽然探索的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对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感兴趣。知道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当下,为自己赢得可能性和希望。

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然而,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的灿烂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新的活力,如何延续传统文化传承的千年脉络,如何增强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国人民的文化认同,如何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国旗,将是我们一个永恒的话题。

学生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在一项关于传统文化的问卷调查中,50%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40%的学生认为“有用”。在“世界华人对中国的认知”中,58.5%的学生选择了“文化”。可见很多大学生都能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真正了解传统文化的又有多少呢?

至于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京剧或其他地方戏”,其实有51.2%的人“不感兴趣”,39.7%的人认为可以去看看,“很讨厌”的有2.1%,喜欢的只有8%。

对于古典文学书籍,75.4%的大学生“偶尔阅读”,16.4%的学生“敬而远之”,5.8%的学生“深恶痛绝”,只有0.4%的学生“爱不释手”。

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同传统文化,但对其了解甚少。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很低,了解很肤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很薄弱。

与此同时,一份名为“中国味道有多少”的调查问卷递到小学生手中,结果更令人担忧。

在关于节日的调查中,除了儿童节,孩子们最喜欢圣诞节,只有33%喜欢春节,14%喜欢中秋节,12%喜欢国庆节。

在“最喜欢的歌曲”的选择上,37%的人选择了英文歌曲,数量最多,只有20%的人选择了大陆老歌,只有28%的人知道国歌的原名是什么。38%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座右铭,31%的人没有座右铭。只有25%的人知道文房四宝是什么,只有39%的人会用毛笔写字。

小学生文化品位的西化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享誉海外,让中国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所了解的东西。教师要教育小学生重视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多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多读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不再缺失。

1.传统是历史传承下来的观念、道德、习俗、艺术、制度,是相对于现代性而言的。然而,很多人在时间上错误地将传统等同于“过去”甚至“过时”,在形式上将其视为“静态”甚至“僵化”,割裂了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逻辑联系。他们无法正确把握传统的历史传承,更难以找到它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他们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割裂了传统内涵与当代风格的有机统一。

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未来的传统。德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卡尔·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在继承中,人有一点实践能力,这种能力是坚不可摧的;在传统中,你有绝对的东西,是不会失去的。“传统不是静止的、死气沉沉的历史沉淀,而是充满生命、永远流淌的洪流。离它的源头越远,它膨胀得越大。

“你没看到传统的水从天上来,进入海洋,一去不复返!”传统之河源远流长,从古至今绵延不绝,在九曲循环中荡来荡去,不断丰富其形式,丰富其内容,拓展其领域,使每个时代的人们所取得的成果作为一种环保保存在传统的神圣链条中,作为遗产传递给下一代。

因此,传统表演与时俱进,每个时代的人都必须促进历史意识和当代精神的融合,继承、创造和发展优秀传统。

2.传统对现代人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它是滋养现代人精神的源泉,是培养现代人格的滋养,是未来的支撑。

另一方面,正如恩格斯所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和历史惯性”,处处制约和阻碍着现代化的进程,使致力于创造新生活的人们感到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在传统的洪流中,总是不可避免地会有泥沙和珍珠玉石一起沉下去,有糟粕也有精华;既蕴含着推进现代化的机遇,也孕育着影响现代化的毒瘤。所以,传统既不能被奉为神圣的偶像,也不能被简单地当作历史垃圾丢弃。

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当代生活的混乱现象,许多人表现出茫然的价值感。他们很难区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更难区分混在精华里的糟粕和包裹在糟粕里的精华。他们找不到“白玉的瑕疵”,也找不到“沙子里的金子”,真正做到了适度取之,适度舍之,适度量之。

3、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文化发展和演变的中心。文化的发展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每个伟大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艺术、时尚、习俗、宗教信仰、对故土同胞的热爱、对故土的眷恋、对阅读民族感情的厌恶和仇恨,表现出自己的传统和自尊、尊严感。

我们不应该以复兴传统、继承西方社会文化成果为借口,否定和丧失传统的民族性。要更新传统,就必须强调民族的主体性。任何个人都不可能回避民族的利益和命运,谈什么自我观念的更新。

只有充分发挥民族传统的独立性(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自觉性(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能动性(作为积极改造环境的动力),社会文化才能繁荣发展,具有坚实的凝聚力。

于是,深入传统沃土底层,像淘金一样获得许多闪耀的金沙,铸成闪耀着时代光辉的金宝塔。

4.超越是对传统的否定和不满,它追求和实现的是一种迈向未来的新境界和境界。“老路无复,必有迁徙;维持现状没什么,必须要有变化。”正是因为在继承中超越,在超越中继承,才形成了一条不可阻挡的人类历史长河,它既不会断裂,也不会干涸。

但是很难超越。美国社会学家英格斯指出:“许多致力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已经逐渐意识到,他们的心灵和精神仍然牢牢地锁定在传统意识中,这构成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同样,当代人的骨髓和血液也固执地沉浸在沉重的历史传统中。虽然他们穿着时髦的现代服装,但他们并没有真正成为一个现代人。

超越不是超脱。超越是立足大地,巍然屹立,在传统中继承和突出,在继承中求发展;超越意味着你的脚像浮云一样漂浮,意味着你放弃了虚幻海市蜃楼的传统构建,意味着你在虚无中滑向毁灭。超越是客观规律;超越是幻想之花。

5.创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是一种迷人的召唤,是前进的动力,是精神的不竭支撑点。完整的人是为了传统而创造和创造传统的人。人总是站在双重历史意识中。一方面,他是过去文化的产物;另一方面,他也是未来文化的创造者。他总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影响和雕琢,同时又主动选择、吸收、激荡困惑,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赋予其新的特征、意义和功能,使其得以发展、壮大。

用伽达默尔的话说:“传统不是我们继承的现成的东西,而是我们自己产生的,因为我们理解并参与了传统的进步,从而我们自己进一步定义了传统。”

在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加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以新的成果增加其元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一种适合我们时代,反映历史潮流的新传统,以现代新观念聚合传世瑰宝,转化升华为巨大的现实凝聚力和内在驱动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散发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6.马克思指出:“人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不是随意创造的,也不是在自己选择的条件下创造的,而是在自己直接遇到的、被确立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没有传统的传承,个人就不会有创造的智慧,社会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基础,人类也就永远滞留在吃血饮血的荒野。因此,著名文化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只有在文化包裹的氛围中,人才能呼吸”。因此,“一个个体必须向文化传统学习,向他所出生的时代的文化高峰攀登”。不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智慧、品质和风格,就不可能良性发展。

求异的科学精神是旧思想的“爆破手”,新思想的“燃料气”,新传统的“设计者”。但一定要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标新立异,而不是一味贪图新奇。

因为不是所有新奇的东西都有生命力,浅薄无聊的东西往往都有新奇的面孔。然而,有些人甚至热衷于“反其道而行之”,肯定所有过去被否定的传统,否定所有过去被肯定的传统。今天反了,明天就要推翻。结果,他们没有实现现代化,患上了现代病。

7.我们必须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它既植根于强大的民族土壤,又植根于宏大的世界背景;它不仅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而且具有宽宏大量和道德宽容的精神。

也就是说,首先要立足于五千年的中华传统,以鲜明的时代责任感和深厚真挚的民族感情和品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古为今用”,才能创造出更加合理的文化模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洞察现实,预见未来,否则,我们只能无根无据,失去“一无所有”的精神家园。

同时要把这种深厚的民族历史感和开放的世界视野结合起来,让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走向中国相得益彰,最大限度地吸收外来的传统养分来滋养自己。

最大限度地借鉴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的一切科学文明,“洋为中用”,即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夯实民族文化的根基。在继承中吸收,在开放中选择,在批判中提高,不断摒弃保守、封闭、落后,高举民族传统的旗帜,绽放出一簇簇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灿烂火花。

8.在历史的渐变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传统习惯去思考、生活、行动,并不觉得传统有压迫感。

然而,在历史剧变的社会转型期,人们强烈感受到传统的沉重负荷,也渴望摆脱无形的纠缠。所以个人零星的、不稳定的感情被激化,很容易被不可名状的潜意识驱使,被情绪冲动,导致破坏性思维泛滥。这是我们这个转型时代的突出心态。

因此,摆脱情绪化的思想和行为,具有科学的理性精神和建设性意识,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

9.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其珍贵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文化都鲜明地展示着自己的民族精神。这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基本的民族精神,无疑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在世界上蓬勃生长的基石。

因为独特,所以存在;因为独一无二,所以无可替代。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文化智慧和精彩精神,是承载传统、反映现代、展示人类文明未来的一束鲜花。它不仅被这个民族代代相传,也为其他民族所欣赏。

欣赏是真诚的赞美,不是低微的赞美;欣赏是理性深刻的审视,不是肤浅的观光;欣赏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批判性借鉴,而不是神一样的崇拜。所以,对外来文化的欣赏,或者说“赏花”,体现了一个民族旷达大度的胸怀,这是一个自立民族开放从容的选择,也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必要。

但是,吸收外来民族文化是一个辩证扬弃、自觉内化的过程,是其他民族文化的灿烂火花与自己的灿烂文化相得益彰、交融在一起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采取“插花”的方式来学习外来的民族文化,也不能把一根树枝活生生地折下来插在花瓶里,放在文化的花架上致敬。如果是这样,不仅会枯萎外来文化的精华,也会枯萎我们民族的精神。

只有外来的文化成果与固有的深厚基础相结合,才能再开出灿烂的花朵。让我们像对待“种花”一样对待外来文化。只有把外来文化的枝干深深地植入到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民族文化之家的花朵才能不期而至地绽放。

10虽然新生事物并不都是鲜活的,但是当我们不加选择地热衷于猎奇的时候,那就叫“过度”;当我们对新事物不感兴趣,也不去研究、分析时,就叫“掉队”;当我们不习惯新事物的时候,就叫“不平衡”;而当我们冷嘲热讽甚至阻碍有生命力的新事物时,就叫做“固执”。

进取可以纠正,落后可以赶超,不平衡可以平衡,固执是一种必须消除的阻力。

11.虽然新的未必有生命力,但对新事物的追求永远是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

12,传统是过去的时尚,时尚是未来的传统。

传统传承,时尚流行。

传统在流通中更新为时尚,时尚在流行中沉淀为传统。

13,先行者的价值不仅在于不抄袭别人,更在于不抄袭自己。

第二,既有文化成果的传播与文化创新和重建是统一的。

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说:“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适应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规范。”先辈改造环境的文化创造仍然以符号或物化的形式存在,而年轻一代则把握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文化创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是通过层层积累不断积累的。这种纵向的文化传递和积累形成了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并对现存文化保持着长期的影响。此外,还有横向的文化交流。通过接触和交流,不同的文化体系可以相互渗透、吸收和融合,引起文化的变迁和重构。要使文化正常健康发展,不仅需要纵向的文化传递和积累,也需要横向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传播已有文化成果,重构文化创新,是文化正常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播已有的文化成果是文化传播和积累的要求。有些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成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历代编纂出版的文化典籍;还有当代人新的文化创造,包括新理论、新知识、新科技、新文艺作品。一些重大的文化创造会引起文化的变化,即文化内容和结构的重大变化。文化变迁的原因既有本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也是编辑活动的一项基本任务。

这样,在文化交流中就会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要实现文化的整体创新,就必须充分发挥编辑活动的策划、组织和选择优化功能,进行文化整合与重构。在整合与重构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被保留下来,并获得了新的诠释和意义,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特质。外来文化的精华也被民族文化所吸收,成为民族文化的新特征。这种文化体系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全国性的又是世界性的。各种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有评论提出,创意是编辑活动的规律。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创造性规律适用于许多人类活动,因此有必要揭示编辑活动的创造性特征。编辑活动的创造性不仅指对具体文化产品的创造(确切地说,是再创造),还指通过文化整合与重构对文化的整体建构。编辑活动的产品不仅是具体的文化产品,而且是由各种文化产品构成的出版文化体系,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理想信念、社会习俗、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

既有文化成果的传播与文化创新重构是统一的,体现了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文化的传承、积累和创新与重建是文化发展的要求。没有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文化就没有根基和灵魂;没有文化的创新和重建,文化就没有生命力和生命。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受经济、政治和科技因素的推动和制约。因此,这一编辑规律不仅反映了编辑活动与文化的关系,也反映了编辑活动与经济、政治、科技的关系。编辑活动既要符合文化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经济、政治、科学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三,保证文化产品质量和把握最佳传播时机的规律是统一的。

在编辑活动中,产品质量和最佳传播时机既统一又对立。这种对立统一制约了文化传播的效果。许提出的质量与社会效益同步律是关于质量与传播效果的一致性。伊势提出的最佳运作法则,除了质量之外,还加入了时效性和编辑周期的因素,认为在最短的编辑周期内完成高质量的最终产品,不失时机地向社会传播,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基于他们的观点,本文将文化产品的质量、传播时机和传播效果作为编辑活动的基本目标,并分析了它们的对立统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