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亲子阅读?
阅读是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是理解内容和欣赏语言,也是我们获取各种知识的一种手段和工具。而亲子阅读是为孩子以后独立阅读打下良好基础的方式之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与父母一起阅读和阅读同一本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语言思维能力,提高孩子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加强亲子关系,给孩子丰富的情感体验,有益于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在婴儿期能多接触书籍,还可以增加视觉和听觉感官,在翻书、玩耍、拿书的过程中,加强身体发育和大脑协调能力。
宝宝几岁开始亲子阅读?
越快越好,但是开始永远不会太晚。
其实你可以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读书”。前3个月宝宝的视力发育还是比较差的。家长可以给宝宝读一些儿歌或者自己喜欢的书。但是,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再去照顾熟悉的宝宝的吃喝睡就来不及了。所以建议按照自己的作息时间,视情况而定。一般在宝宝3、4个月开始翻身玩耍的时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亲子阅读怎么做?
所谓“亲子阅读”,就是父亲或母亲陪孩子一起阅读。最好的姿势是把宝宝抱在胸前,双手捧着书,放在宝宝面前;可以直接背书上的单词,也可以指着书上的图片告诉宝宝是什么。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普通话或英语不达标,或者说得不够生动。这些都不是问题。起初,他们可以像往常一样根据故事调整自己的情绪,而孩子最在乎的是感受父母的爱,和父母一起读书的美妙感觉。
如何选择阅读材料?
0-6个月的婴儿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视力发展很快,最好选择一些对比度强、形状锐利的无字书籍给宝宝阅读。也可以选择可以和宝宝互动的书籍,比如有镜子或者窥视孔的书籍。当然,如果你愿意,给宝宝读你喜欢的杂志或者书籍也是很好的。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来说,懂不懂并不重要。能和你近距离接触,听听父母读书的声音和语气,才是关键。
7-12个月的宝宝
人类发展研究教授科斯比罗格斯(CosbyRogers)指出,婴儿在六个月左右开始习得一些词汇,其中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比如“爸爸”、“妈妈”、“牛奶”。这时候可以给宝宝选择一些参考实物或者生活经历的书籍。最好在每一页上只画一个人或一个物体。目的不是让宝宝读书,而是通过父母给某个东西“命名”来增加宝宝的词汇量,逐渐让宝宝接触到现实中真实的东西。
选择宝宝感兴趣的图片。父母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声调表达你想读的内容,宝宝给予反馈。这种“对话”有利于宝宝以后学会沟通和学习。
1岁以下的宝宝经常喜欢咬书、撕书、涂鸦,属于正常现象。建议家长选择不易撕破的书籍,如布书、硬纸书、塑料书等。而且宝宝的专注力有限,有时阅读时喜欢来回翻页。家长要放松,尽量配合宝宝的动作。当他们翻到一页时,他们会解释这一页的内容。
1岁以上宝宝
从一岁开始,可以给宝宝增加一到两本有情节的书。刚开始的时候,每页最好有一两句话,主题可以涵盖方方面面。两岁前的宝宝不太明白故事的线索、结构和意义,所以不要选择情节复杂的故事,注意观察宝宝对书的反应,逐渐适应孩子的接受能力。
父母给宝宝读书时,越生动有趣越好。随着宝宝说话越来越多,你也可以试着问宝宝一些问题,比如“这是什么?”“你的耳朵呢?”但不要问太多问题,以免扼杀宝宝的阅读兴趣。
大约一岁半的时候,宝宝可能会要求一直说同一本书,这是个好现象。这种重复就是宝宝学习的过程。通过一遍又一遍的阅读,可以增加他们对书内容的体验和理解,家长要尽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