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91年,苏东坡被调离杭州,召回北京。受到高太后的重用,苏东坡很快被提拔为礼部尚书。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官职。
然而,在高太后死后,18岁的掌管国家事务。新的党争卷土重来。
年轻的宋哲宗开始疯狂攻击旧党,重用被冷落多年的新政改革者。新法的坚定拥护者张盾成为了首相。
再次被降职,屋漏偏逢连夜雨。
唐宋时期,荒凉偏僻的岭南是贬谪官员的流放地。
公元1094年,苏东坡再次被贬。从汴京到定州再到徽州,他在人生轨迹上来了个大转弯,回到了被贬黄州时的处境。
在徽州,苏东坡再次成为被当地政府关押的囚犯。
苏东坡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也善于寻找快乐。当个人命运的悲剧一次次降临的时候,他用这样微小而具体的快乐,把痛苦化为无形。
在被贬岭南之前,苏东坡把他的仆从和嫔妃一一遣散。只有朝云在这艰难的时刻不肯离开他。朝云毅然陪苏东坡到了徽州。
有一天,苏东坡和朝云在家里闲坐,看着窗外树叶沙沙作响,景色凄凉。一边喝酒,苏东坡一边唱了一首《最近的花》。
“花儿凋谢红杏小。燕子飞来,绿水人绕。枝上吹柳少,海中芳草多。墙内墙外荡秋千。墙里俗人,墙里美人笑。笑声渐渐消失,激情却被无情地惹恼。”
在惠州住了两年后,朝云病死了。
朝云葬在湖边的山坡上。附近寺庙的僧侣们集资在陵墓上建了一个亭子来纪念她。亭柱上刻着苏东坡写的一副对联:“不合时宜,唯朝云能识我。一个人弹着老调,每次下雨都想你。”
不屈的命运,精神的超越
在走向云端之后的日子里,苏东坡的人生滑向了深渊。一张圣旨把苏东坡放逐到了更荒凉的地方儋州。临走前,他把自己的事情一一坦白,仿佛是在告别。
唯一让苏东坡感到些许欣慰的是,他在去海南的路上遇到了弟弟苏辙。他们在雷州天宁寺住了三天。兄弟俩睡在一起,形影不离,就像少年时一样。
林语堂先生曾说:“苏轼常常为弟弟苏辙写最好的诗。”其中最著名的是苏东坡写给弟弟的《水貂头》。
从宋代到今天,从中国到国外,苏东坡作品的生命力超乎想象。
苏东坡在孤独中与世界对话。他对弟弟的思念停留在字里行间,相隔千年,远涉重洋,脉络依旧清晰。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遇到苏东坡。
所以,世界上每个人都能从苏东坡的艺术中重新感受生活,苏东坡也一定会在后人的阅读中一次又一次地活下去。
苏东坡留下了千余封书信,短则十字,长则百字,四十余处用了“呵呵”。
“呵呵”这个词就是这种自满的自然表现。
在海南生活了三年后,宋徽宗即位,大赦天下。苏东坡再次被朝廷所用。他从海南岛渡海回到大陆。
苏东坡再次经过大玉岭,是他贬谪岭南时走的驿道。
老苏东坡被贬海南,大难不死,幸好活了下来。当他准备退休养老时,厄运降临了。到了常州,他的旅程再也无法继续。
苏东坡病了几十天。他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苏东坡把三个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他说:“我这辈子没做错什么,不会下地狱。我心里没有恐惧,所以不要为我哭泣。”
去世前三个月,苏东坡路过金山寺,即兴作了一首诗,算是对他一生的总结:“心似灰木,身似不缚舟。问你一生成就,黄州徽州儋州。”
回顾一生,苏东坡最想夸耀的不是身在寺中的荣耀,而是他在黄州、徽州、儋州的流放岁月。不是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中超越。他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走了一辈子,直到这一刻才真正意识到。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美好的东西是可以逆向生长的。
当枯树发芽,石头开花,一张纸成为传说,人们会从那张旧纸上闻到旧年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