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祁有)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许多中国特供车型,之所以称它们为特供车型,是因为在海外市场你可见不到它们的身影,这批车型是车企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而特意打造出来仅供中国市场的专属车型。不得不说,这些中国特供车型是根据国内实际路况而专门进行了相应调校,在推出市场初期确实赢得了广大国人的青睐,但随着特供车型越来越多,人们发现所谓的特供车型,在用料以及安全方面好像并没有拥有存在血统的全球车型那么厚道,这也导致车圈出现了抵制特供车型的做法。那么作为中国特供车型,它们与全球车型之间到底有哪些区别呢,是不是真的不能买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特供车型到底值不值得买。
奥迪才是中国特供车型的始作俑者?
要说起中国特供车型的由来,那就不得不提到长轴距版车型的诞生。现如今,大家可以看到满大街后缀带L标识的车型,这就意味着这些车都是经过了轴距加长后的版本,而让长轴版车型火遍大江南北的始作俑者正是大名鼎鼎的奥迪,例如最早期的奥迪A4还是纯进口车型,现在大家见到的A4L则是纯正的中国特供车型,再比如?宝马3系与5系的Li版车型,在海外市场也都不会售卖,仅在中国能够买到这些长轴版车型,因此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许多长轴版车型就是最早一批的中国特供车型。
双子战略进一步扩大中国特供车型市场
不过要说到最被人熟知的中国特供车型,那还要当属大众朗逸,还记得曾经车圈流传着这样一句玩笑话,“我这可是德原朗”,这句话的含义是德国原装朗逸,但众所周知朗逸就是上汽大众专为中国市场而打造的紧凑级车型,追根溯源其兄弟车型宝来才是正儿八经的德国车型,对此德原朗也一度成为了调侃朗逸的段子。
不得不说,虽然大家都在调侃朗逸,但丝毫不影响朗逸的成功,借助大众在国内深厚的口碑,以及朗逸自身的大空间优势,使得朗逸一举成为了大众最受欢迎的车型之一,其销量常年稳居榜单前五,反观朗逸的兄弟车型宝来,其销量则一直无法超越朗逸。正是因为朗逸的销量太过成功,这也激发了其它车企对中国特供车型的兴趣,随后就如同大家看到的一样,英朗、凌派、XR-V、福睿斯等一众特供车型相继诞生。而其中许多车型也组合成了各家车企的双子战略布局,例如东本XR-V与广本缤智,上汽大众凌渡与一汽-大众速腾,广本凌派与东本思域等等,可以说中国特供车型之所以会越来越多,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于车企的双子战略,尤其是同一品牌有多家合资公司的情况下,想要达到一碗水端平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中国特供车型。
中国特供车型更懂国内消费者
不可否认,中国特供车型在国内的销量真的不比那些全球战略车型差,那么为何这些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特供车型能在国内成功呢?其最为本质的原因就是它们更懂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比如长轴距大空间,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车辆尺寸越大越有面,驾乘舒适度也更高,这点优势从奥迪A4L、宝马3系Li等车型上展露无遗,据统计在国内买3系长轴版车型的销量要远多于标轴版车型,花同样的钱就能拥有更大的车身尺寸与车内空间,选择长轴版车型何乐而不为呢。
有利必有弊?中国特供车型减配、减料?
不过凡是有利必有弊,中国特供车型虽然销量好,但部分车型的口碑却是极差,其主要槽点就在于偷工减料严重。但从哪点方面能够证明所言不假呢?那就不得不提中国特供车型的碰撞测试。众所周知,一款车型的碰撞测试能够直接反应出这款车型在高强度钢材上的使用量是否合格,而在同一机构下中国特供车型与其兄弟车型进行相同的碰撞试验,就能清晰的反映出中国特供车型是否偷工减料。
对此咱们就来细数一下各款中国特供车型的碰撞成绩到底如何,首先出场的是大众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销量神车——途观L,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途观L在25%偏置碰撞的环节A柱严重变形,拿到了差评,这不得不让大家为中国特供车型的安全性担忧。
其次则是本田双兄弟,其中东风本田INSPIRE作为广汽本田雅阁的姊妹车型,同时也是中国特供车型,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成绩却与雅阁有着较大区别。在同为25%偏置碰撞的环节,INSPIRE的A柱出现弯折,拿到了M成绩,而雅阁在同样的项目中拿到了A成绩,如此对比来看,INSPIRE作为中国特供车型很显然是偷工减料了。
排除偏见?中国特供车型也有优等生
可能许多朋友看到上述中国特供车型偷工减料的证据,都要开始愤愤不平的抱怨起来,但请别急骂,其实有的中国特供车型也是非常厚道的。比如同为丰田旗下的雷凌与卡罗拉,要说车型历史,显然是卡罗拉更为悠久,而雷凌作为中国特供车型在用料上能和卡罗拉保持一致,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雷凌与卡罗拉的成绩旗鼓相当,都表现出了十分优秀的安全性,这也说明并不是全部的中国特供车型都会偷工减料,减配、减料的现象只会出现在个别品牌的车型当中。
总结:
其实时至今日在国内还有许多对中国特供车型抱有偏见的消费者,笔者从本期新司机学堂想要告诉大家的是,现在的中国特供车型早就不是以前采用旧平台、旧发动机、旧技术的车型,双子战略的出现为中国特供车型指明了道路,朗逸、雷凌这类老牌中国特供车型也纷纷换上了全新平台,其产品实力早就做到了与那些全球战略车型大同小异。当然,这里也不排除某些品牌,某些中国特供车型不思进取的做法,笔者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特供车型能买,但在买之前也要擦亮双眼,避免买到偷工减料的中国特供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